許正宇:虛擬資產發牌制度需平衡監管及發展

撰文:鄺月婷
出版:更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23日)在網誌中,再度就設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作解說,他坦言虛擬資產近年的急速變化,令不少人瞠目結舌,除價格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國際市場上的加密貨幣如雨後春筍般推出,虛擬資產的市場情況日新月異,其監管制度亦需「摸着石頭過河」,留有一定空間回應未來需要。

法律框架將具靈活性

考慮到虛擬資產的定義日後亦可能有所改變,許正宇指,是次建議的法律框架將提供一定靈活性,由證監會指定構成虛擬資產的特質。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則可普遍地或針對特定情況,決定任何數碼形式價值(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value)應否被界定為虛擬資產。

他強調,從制定政策的角度出發,最重要是平衡監管及發展的需要,既保護投資者利益及防範洗錢和恐怖分子籌集資金等風險,同時為金融創新和虛擬資產市場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預留空間及靈活性,發牌制度正好體現這一套監管哲學,諮詢過程中收集得來的大部分意見亦對此表示支持。

許正宇透露,這次修訂除涵蓋VASPs發牌制度外,亦包括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註冊制度及其他雜項技術修訂。以今次諮詢總結為基礎,局方正準備相關修訂條例草案,擬於下個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