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業食盡中外市場互通 本地券商冒起 耀才上財年賺7億元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金融業乃是本港支柱產業,對本地生產總值(GDP)貢獻更是數一數二。金融業在香港發展蓬勃,既受惠環球央行紛紛放水,推動資產市場交投暢旺外,香港在中國與國際資本市場發揮中介作用,讓本地金融業可以盡享資金往來中國與境外優勢,近年更成為內地企業及海外企業集資中心之一。在此背景下,具實力的本地券商自然可以乘勢而起,即將在本港掛牌達11年的耀才(1428),便屬其中一例。翻查該公司於2011年3月底全年業績,溢利為4,061.8萬元,至今年3月底止的財政年度,溢利已達7.03億元,即短短十年盈利增幅逾16倍。

耀才的故事,其實正是本港金融發展一面鏡。據耀才於2011年3月財年業績內指出,期內本港股市日均成交額為719億元,2010年1至12月,股市首次上市集資額為4,500億元;在耀才今年3月底止財政年度,股市日均成交額已達到1,550.6億元,由2020至2021年3月,新股集資額達到5,337億元。

耀才營業額增至12.9億元

港股市場交投暢旺,以及新股市場熾熱,證券商業務當然可以受惠。耀才在2011年3月底錄得1.88億元營業額,十年後營業額已增至12.85億元;帶動溢利大增之餘,派息亦由2011年3月底的0.018元,增至今年3月底止的0.13元。以主席兼大股東葉茂林持股10.83億股或63.85%計算,單計2021年財政年,已收取1.4億元股息。

不論本港金融業或是耀才業務,在過去十年能出現高速增長。一方面與各國央行實施量寬貨幣政策,讓大量資金流入資本市場,推動資產價格上揚。另一方面則是內地金融業績開放,包括從2014年11月起上海及香港實現兩地股市互聯互通,在2016年進一步實現深圳及香港股市互聯互通,以及多家國際大型指數公司決定將A股市場納入旗下指數,均產生往來內地與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日益頻繁,令香港這個中間人在金融及專業服務範疇有更迅速發展。耀才等本港金融企業,借此東風生意規模得以擴大。在2011年3月底時,耀才客戶數目為3.23萬名,在2021年3月底客戶數目已增至48.2萬名,客戶資產總值742億元。

致力拓展內地市場

隨著內地中產階級數目日益增加,對海外投資需求亦隨之上揚。耀才等金融企業,亦將目光投放在內地市場。公司在今年3月底業績報告內指出,會銳意拓展內地市場,透過線上及線下硬件與軟件配套﹑專業貼心客戶服務團隊等,務求創造別具一格品牌價值。主席助理兼人力資源總監葉頴恩更在4月時亦指出,內地市場需求龐大,增長潛力極為可觀,因此內地市場成為未來開拓業務重點。

至於耀才發展策略成效如何,或待公司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的現財政年度中期業績,可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