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男兒》重播 美股即瀉809點 秋官效應續籠罩股市?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人稱秋官的資深藝人鄭少秋,在影視界當然有名氣,其實秋官的名字在金融圈內不時有人提及。原因與一個都市傳說﹕「秋官效應」或「丁蟹效應」有關。

秋官縱橫影視界數十載,演繹角色時自然維肖維妙,多個角色皆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讓秋官成為金融圈人談資,是由其主演的劇集《大時代》內丁蟹一角有關。1992年首播的《大時代》,成績非常理想,為當時大多數市民晚上收看的節目。

演員的精湛演出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劇集有不少內容涉及股市。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既然內容論及本港金融市場發展,以及股市升升跌跌,自然吸到一班平日在金魚缸在內活動的人士留意。

經典對白﹕跌跌跌

本來有關金融市場的劇目,在影視作品亦屬普遍,就如美國經濟電影《華爾街》。為何由秋官扮演的丁蟹,卻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因為丁蟹是透過看淡股市而獲利,其中一句對白﹕跌﹑跌﹑跌,更令人難忘。

雖然在資本市場內,透過看淡市況而獲利者時有所聞,如有「沽神」之稱的對沖基金保爾森,但是一般人而言,總是希望在升市時賺錢。這樣的觀念上的反差,促使丁蟹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之一。

更重的是,在《大時代》播映後的一個月內,大市確實處於跌勢,期內累跌1,283點,幅度接近兩成。劇集配合跌市,令丁蟹的形象,成功植根於市民腦海中了。

往後每當秋官再有劇集播放,不論是首播或是重播,巧合地股市總有異動,如在1994年11月至翌年1月播出的《笑看風雲》,在劇集播出後16個交易日,累跌1,976點或20.5%。不過投資者心水清的話,應該記得當年聯儲局大幅加息,引發金融市場動盪。

美股瀉逾800點遇上《天地男兒》重播

在1996年2月首播的《天地男兒》,放映後不足一個月內股市累跌1,254點或10.9%。而周二美股大跌809點,又剛好碰上此劇重播,秋官效應這4個字又在浮現於投資者眼前。

秋官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就這個問題,大行里昂曾發表報告談及。當然每當有新劇放映,秋官本人亦會被問及此問題。

其實影響投資市況的因素甚多,投資者的心理狀況屬其中之一,亦涉及當時整體經濟走勢,以及地緣政局等等。至於秋官效應這個有趣的都市傳說,會否延續下去?相信又是投資心理學研究課題了。不過作為投資者記緊做足功課,冷靜分析,方為份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