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季GDP增長2.7% 終止四連跌 內需增加成動力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政府統計處今日(2日)發布今年首季的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根據預先估計數字,首季本地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2.7%,而2022年第四季則下跌4.1%。本地生產總值在今年首季錄得升幅,主要是由於內部需求明顯增加。

經季節性調整而作相連季度比較的本地生產總值,在今年年第一季較2022年第四季實質上升5.3%。

按本地生產總值各個主要組成部分分析,私人消費開支在今年首季按年實質上升12.5%,較2022年第四季1.7%的升幅明顯加快。

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的政府消費開支,繼2022年第四季上升9.1%後,在2023年第一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上升0.5%。

貨品出口跌18.7%

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2023年第一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上升5.8%,而2022年第四季則下跌8.9%。

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的貨品出口總額,繼2022年第四季下跌24.9%後,在2023年第一季與上年同期比較錄得18.7%的實質跌幅。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貨品進口在2023年第一季實質下跌14.5%,而2022年第四季的跌幅為22.9%。

服務輸出在2023年第一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顯著上升16.9%,而2022年第四季的升幅為0.6%。服務輸入繼2022年第四季上升1.2%後,在2023年第一季實質上升20.6%。

上月底(30日)有不少遊行團訪港,有旅行團到位於土瓜灣的嘉樂軒用餐。(林靄儀攝)

政府: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將續成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強勁復蘇帶動下,香港經濟在2023年第一季明顯改善。根據預先估計數字,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2023年第一季按年增長2.7%,終止先前連續四個季度的跌勢。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大升5.3%。

政府指,按主要開支組成部分分析,整體貨物出口在外圍環境疲弱下按年進一步大跌。受惠於與內地和世界其他地方恢復正常往來,服務輸出明顯擴張。本地方面,隨着香港和內地的防疫措施取消,經濟氣氛大幅改善,私人消費開支明顯增長。在經濟前景改善下,整體投資開支轉跌為升。

展望未來,政府指,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將繼續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着運力和接待能力繼續恢復,訪港旅客人數應會進一步增加。經濟情況和前景改善應能提振本地需求,儘管金融狀況偏緊仍是制約因素。勞工市場持續改善,以及新一輪消費券的發放,將為私人消費提供額外支持。另一方面,貨物出口將繼續面對龐大挑戰。先進經濟體的增長減慢將繼續令外部需求受壓,儘管內地經濟加快復蘇應可緩解部分壓力。

恒生料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達4%

對於本港首季經濟增長表現,恒生銀行經濟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表示:「本港首季經濟增長高於市場預期,反映防疫措施放寬及內地經濟復甦,帶動本港經濟增長步伐加快。近月訪港旅客人數急升,顯示服務貿易正在恢復,刺激首季服務貿易錄得按年雙位數字的增長。而旅遊業復甦,加上失業率持續下跌,也有助消費氣氛改善。首季私人消費按年增長達12.5%,為近年來最快增速。」

他又指出﹕「雖然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可能於短期內壓抑貨物進出口的表現,但我們預期消費及服務業將繼續帶動本港經濟復甦,預測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達4%。」

大新料今年本港出口會較去年回穩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指出,香港首季經濟預估為按年增長2.7%,扭轉連續四個季度倒退的走勢,並遠高於市場預期的0.5%;按季增長更達5.3%,是兩年來最強勁反彈,主要受惠內需改善。第一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增幅由去年第四季的1.7%顯著擴大至12.5%,是自1987年第三季以來最大增幅,部份由於去年第一季正值第五波疫情令基數降低所影響,加上香港政府季內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有利零售消費活動。經濟前景改善下,本地固定資本形成亦轉跌為升,按年增長5.8%。另外,隨著內地經濟復甦及對外通關,服務輸出和輸入升幅均明顯加快,不過貨物貿易表現仍然疲弱,進出口連續三個季度均錄得雙位數跌幅(出口按年跌18.7%,進口按年跌14.5%),尤其是今年初貨物出口往內地需求較弱。

大新預計本港今年經濟增長3.6%。隨著本港取消防疫措施,經濟邁向復常,加上今年初逐步恢復與內地通關,料有助私人消費及投資需求進一步改善。外圍方面,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歐美銀行業受壓可能加劇金融條件收緊,或續不利外需,不過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有望今年內結束,而內地經濟復甦有所加快,出口表現預料將較去年有所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