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多撈麵你不知道的6件事 產地不止印尼?不應叫撈麵?

營多撈麵你不知道的6件事 產地不止印尼?不應叫撈麵?
撰文:過期大學生
出版:更新:

十個大學生,十個半都會食過營多。營多在嶺大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低調麵,取「抵X麵」諧音,顧名思義,營多售價便宜又飽肚,好抵。吃過營多沒有十年也有八載的你,由今日開始,除咗食,不如都了解下陪伴你幾個寒暑嘅營多撈麵?

請點擊「全螢幕」觀看影片

包裝上的Mi Goreng,其實是印尼語。(互聯網)

1. Mi Goreng點解?

營多撈麵在印尼發明,包裝上的Mi Goreng自然是印尼語。

Mi,代表麵;Goreng,代表炒。所以其實營多撈麵應是營多炒麵!

美國向印尼輸出大麥,令印尼進入面食時代。(視覺中國)

2. 印尼麵食出現因糧食短缺?

1966年,印尼糧食短缺,當時的總統蘇哈托向美國求助,美國便向印尼輸出稻米及小麥。

但由於當時印尼人不太習慣食小麥,印尼人便將小麥磨成麵粉,再製作成麵條食用。

Supermi是印尼首個麵食品牌。(互聯網)

3. 營多點發跡?

自從小麥進口,印尼小麥人均耗量由1966年的300克,上升至2010年的18公斤。

事實上,營多並非印尼第一個麵食品牌;第一及第二個印尼麵食品牌,分別為Supermi及Djajadi。

營多撈都有多種不同口味。(互聯網)

Indomie最初其實是由Djajadi創立,但三林集團於1984年與Djajadi成立合營公司,後期更收購Supermi。

三林集團期後取得合營公司控制權,正式主導印尼麵食市場。

營多的產地佈滿多個地方。(互聯網)

4. 產地唔止係印尼?

印尼撈麵乜唔係喺印尼做?早在1996年,營多已經在尼日利亞建廠,並於埃及、蘇丹及肯尼亞等地設廠。

而在2015年,更在摩洛哥興建第六個位於非洲的廠房。

不少學生哥均愛煮營多當正餐。(資料圖片)

5. 為何成大學生至愛?

1990年,印尼華僑呂凌鳴父母,取得營多代理權。

有代理權,點宣傳先好?即食麵類食物,最好就是向大學生埋手。

1993年,呂凌鳴決定贊助大學迎新營,主動帶營多入大學生市場,嶺南同學更會稱營多為「低調麵」(諧音:抵X麵)。

漸漸營多就成為大學生寵兒,並將熱潮擴展至一般港人。

營多高鈉高脂,少吃為妙。(互聯網)

6. 食得多會肥?

係,真係好肥。以每食用份量計算,一個營多的能量為433 kcal,食一個已經等於兩碗飯。

每次食營多都覺得營多好鹹?無錯,每個營多含960毫克鈉,食一個已是每日攝取量的48%,食兩個已差不多爆棚。

至於總脂肪,每個營多均含17克脂肪,佔每日攝取量26%。

所以愛營多還愛營多,都係唔好食太多啊!

相關文章

麥當勞12款已消失食品 懷念咖喱漢堡賣相?將軍漢堡醬汁?OCamp搲sponsor血淚史80、90後說話大不同? 10句識穿你係咪舊人類 用Powerpoint教書令學生變蠢 早就應禁絕哪個星座最適合同組做project?獅子、白羊、人馬座?大學Group mate揀錯豬隊友、Free Rider唔好喊住hall4年大學生涯 總會遇到3種絕頂hallmate見工Smart Casual代表乜? Tee配牛仔褲又得唔得?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