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香港.地】劏房之城 九成孩子在居所同一地方做功課進餐

撰文:何藍妤
出版:更新:

全港近21萬人居於不適切居所(劏房、平台潛建物、天台屋、床位),劏房户人均居住面積49.6平方呎。16年至17年間,此類居所由10萬5千多戶升至11萬5千多戶,升幅9%。
團體發表「葵涌區內影響不適切居所兒童成長及發展需要的環境因素報告」,訪問了100戶葵涌區內家庭。92% 受訪者指孩子在居所內同一地方做功課及進餐;93% 指居所空氣不流通影響小孩呼吸系統;81%指牆壁滲水令室內環境更惡劣,影響孩子健康。
住葵涌區的謝小姐說:「我和4歲女兒住在80呎單位。住板間房和劏房,至今3年多。」因為單位太細,「她平時會在地面墊子上做功課。我在馬桶旁煮飯、屋外是污水渠,滋生蚊蟲,只能長期關窗。」
此外,96%受訪者指居所空間未能滿足小孩玩樂的需要;83.7%指出葵涌區公共遊樂場設施人均面積屬全港最少,限制孩子在玩樂機會。團體指區內遊樂場面積小,約4.5萬名小童人均僅0.16平方米。謝小姐提起她和女兒相處的情況,「對著四面牆,你望我,我望你,很大壓力。帶她去公園,但設施極度不足。」她指出區內公園設施多為長者而設,小朋友沒意慾前往。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倡議,政府立法規管人均居住面積至75平方呎,與公共房屋的標準看齊,以及設立全港公共遊樂場人均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