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對話】最精彩的同志紀錄片 媽媽是Lesbian帶來甚麼悲劇?

撰文:羅偉強
出版:更新:

2017年,台灣紀錄片《日常對話》贏下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泰迪熊獎─同志電影獎項的最高榮譽。與我們近在毗鄰的台灣,有電影奪得一個如此重要的獎項,本應片商應盡快買下電影版權,讓香港觀眾能在大銀幕上欣賞這部如此出色的電影。但也許是題材問題,也許是拍攝類型問題,香港始終遲遲未能正式上映,只能在香港藝術中心作有限度的放映。

看似簡單的日常對話,但對黃惠偵母子來說,卻可能是幾十年來首次。

《日常對話》是一部紀錄片,由1998年開始拍攝,花了20年時間記下了自己與同志媽媽的故事。自己的媽媽是位同志,這本身已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通過鏡頭,導演黃惠偵一步一步揭示了媽媽的取向,媽媽的家庭觀,社會的家庭觀對作為同志的媽媽所帶來的束縛,如何導致媽媽變得與家庭疏離,牽涉三代的悲劇又如何誕生。整部片子節奏不徐不疾,以紀錄片的真實感講述了一個充滿張力的現實事件。你會看到媽媽的親朋戚友對同性戀的避而不談,即使知道媽媽的秘密後亦無動於衷,不覺得逼婚是件值得可憐的事。作為21世紀的人,也能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作為同志的媽媽在那個年代的無奈與苦無出路。你又會同情黃惠偵作為悲劇下誕生的孩子,是如何在缺乏愛的環境下成長。電影還有很多很多的元素,深刻地描繪了媽媽與導演的多個面向,社會對同志的無情,與親情的難以割捨。

花了20年時間才完成的紀錄片,卻濃縮在87分鐘之中,這87分鐘中,秒秒都是黃惠偵這20年來的體悟精華。

導演黃惠偵說:「隨著年紀漸長,我接觸到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聽到許多不一樣的聲音、社會價值觀,才覺察原來社會認為『媽媽喜歡女生』是一件不對的事情,11歲的自己也才開始思考關於『媽媽喜歡女生』這件事⋯⋯社會上有許多人常用標籤:如職業、學歷、家世背景,在辨識、評價一個人,及其存在的價值,但對孩子而言,至少小時候我看媽媽,並不會注重她是否有好看的外表、顯赫的家世,媽媽可能有很多身分,但最重要的是她對我的意義是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短短87分鐘的電影,幾乎每分鐘都是一段教育,導演尋找的意義,可以帶給大家不同程度的「啟示」。

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人們太容易以自己的信念,自己相信的好去傷害別人。

告訴大家上一代的同志因傳統的思想下過得到底有多苦,同時亦為婚姻帶來重新的思考,同志結婚的可行性與意義性,是否一夫一妻就代表美滿?同性戀是否可以被簡單而粗暴地喚作變態?《日常對話》將於8月31日在香港藝術中心放映,屆時導演黃惠偵將於觀眾作網上會面,與大家分享箇中點滴。有興趣的各位可瀏覽藝術中心的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