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專訪】導演吳星翔拍出同志黑暗面 「乖的拍得太多了」

撰文:羅偉強
出版:更新:

林黛玉、薜寶釵、賈元春、史湘雲、王熙鳳等組成的「金陵十二釵」,一直是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形像塑造得最出色的其中12位女性。由乾隆期間成書到今,把這部經典改編的例子不勝枚舉,特別是影視作品方面,珠玉在前下把《紅樓夢》再拍一遍大概沒甚麼意思。
而近期,在香港舉辦的熊貓國際電影節(InDPand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就放映了一部名為《紅樓夢》,而驟眼看上去與《紅樓夢》風馬牛不相及的《紅樓夢》。這部電影為台灣導演吳星翔的首部劇情長片,內容與尺度之大在香港甚為罕見,「金陵十二釵」化成十二男釵(準確點說是十一男釵,因當中有位Tomboy),化成意象,象徵在毒海與慾海中浮沉的不同男同志們。

導演為與觀眾分享,特地自掏荷包來港。 (葉志明 攝)

不一樣的現代版
對於為何要改編《紅樓夢》這一經典,吳星翔導演指:「一直想以西門紅樓寫一個故事,創作這個故事之前,剛好重讀《紅樓夢》,便有了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想法。我本身是《紅樓夢》的書迷,但跟《三國演義》比起來,改編現代版的《紅樓夢》電影幾乎沒有。同時,長久以來,比較少有一個真實描繪台灣同志真實生活狀況的電影。我不想用道德,甚至法律評斷這種生活模式,只想原原本本的將這些展示出來,而《紅樓夢》這個骨架,剛好提供了這個機會。」

《紅樓夢》成為一個男男版的現代愛情故事,你又會滿意這改編嗎?

近年台灣的同志平權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並獲得一定的「階段性勝利」。亦不難想像,《紅樓夢》這部對愛慾描寫得極盡旖旎、纏綿繾綣的作品,在台灣本土也造成了一定的兩極討論。有人會覺得同志難得建立了一定正面形象,何必要破壞﹖導演吳星翔直言這個問題他當初想了很久:「有些人覺得我不應該直接講同志的負面形象,但我覺得過去有關同志出櫃,或是青春校園同志電影已經太多。而像《紅樓夢》這樣講負面的很少見,我希望至少拍一部用藥,講愛滋病的作品去平衡。」一個族群有很多面,有行走在光明上,可以大模大樣地戴上道德光環的,也有藏於冷巷暗角的暗黑面貌。只是大部分人都喜愛隱惡揚善,濫藥、濫交、愛滋?不了。對他們不聞不問,就像不存在一樣,待他暗暗腐朽吧!這樣就是最好嗎?

飾演小林(象徵林黛玉)的陳彥名,是台灣其中一位炙手可熱的鮮肉演員。
這是吳星翔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內容相對偏鋒,很有個性。(葉志明 攝)

台灣比香港開明
明顯吳導演不願這群在一般人眼中,被邊緣化的同志默默地消失,而選擇通過鏡頭把他們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大銀幕上。「同性戀就跟異性戀一樣,有乖的,也有用藥的。只要不離事實太遠,大家都應該試著接受現實中的確有他們存在。而最重要的是拍電影的人不應受輿論就輕易改變創作。」有些電影是為商業而生,但世上有很多上佳的作品,它們都屬於fine art,不為誰人而拍,而是為導演心中想拍的而拍。當然,《紅樓夢》還是有一定的商業元素,但你仍可以感受到導演一些堅持在內。

堅持不簡單,但無論如何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拍這種三級題材電影,如果沒有台灣政府的體諒,想必難以正式上映。起碼我們可以想像,這種題材在中國內地永遠沒有可能上映吧!「因為我們(台灣)在法律上幾乎已經算通過了,所以政府的立場跟護家盟(台灣最主要的反同志機構,可以想像成香港的明光社)的立場是完全不一樣。」《紅樓夢》早前陸續在不同的同志影展放映,而10月更會正式於台灣院線上映,因為這部戲有台灣政府的「輔導金」,所以一定會在戲院上映。這就是政府立場所帶來的便利,也讓人羨慕台灣的開明。

吳導演認為很多演員視同志角色為一個令自己紅的機會。(葉志明 攝)

不少新人憑同志片走紅
香港很早期便開始有同志電影,王家衛的《春光乍洩》、趙祟基的《三個相愛的少年》、關錦鵬的《藍宇》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好作品。但同志電影近10年間卻略略有點停滯不前,除卻雲翔導演的偏鋒作品外,在主流市場同志電影卻近乎全然缺席,與導演聊起這部分,他也感覺到自己作為台灣導演的幸運:「台灣是亞洲少數可以生產那麼多同志電影的國家,如果我們都不勇敢去講同志的不同面貌,又有誰可以呢﹖我知道香港拍這種題材電影,要找到投資者是很難。我一開始也是抱著找不到投資者的心態,所以一開始就找政府投資,相對來說是比較幸運。」不過,香港現今電影圈勝在有古天樂,即將上映的《翠絲》就以變性人作題材,有多久沒看到以性小眾為主題的港產片大型上映了?雖然整個氣候不比台灣,但還是有班有心人在努力。

+2

不過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台灣很多男演員都非常樂意去演同志角色,即使他們明明是異性戀者。導演就認為這與過去的同志角色成功有關:「過去有很多由演同志開始紅的先例,楊佑寧演《十七歲的天空》開始紅,范植偉演《孽子》開始紅,張孝全、張睿家演《盛夏光年》開始紅。在很多新演員心中,同志角色是發展事業的跳板。在這種風氣下,我找演員相當容易,一開始便有300多個人來甄選。」雖然這種風氣在香港還沒有盛行起來,但早前ViuTV《VR驅魔人》的hehe橋段頗受人讚賞。又像內地雖然禁止同志題材的影視,但早幾年的《上癮》還是紅遍兩岸三地。在這種情況下就可知同志角色有龐大市場與吸引力。未知香港創作人與投資者可時才會在慢人十多年的情況下開拓這個市場呢?

海報的意識已極為大膽,把群交的畫面放上。

最後,如果對這部戲有興趣的話,熊貓國際電影節還加開了兩場放映,分別是10月6日及10月14日,據知兩場都即將滿座,有興趣的讀者可到其Facebook專頁查看及查詢。私心推介大家多留意戲中飾演鋒姐(象徵原著的王熙鳳)的演員,演得非常出彩與入肉。這個男男版《紅樓夢》會讓你對原著有新的體會,但在迥異中又能讓你找到原著的脈絡,是部在視覺上呈現飲食男女的概念以外,仍能保留傳統文學素養及新思維發展的好作品。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