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離地建築:點解香港建築會搞成咁?

撰文:建築平台
出版:更新:
「唉,點解香港建築會搞成咁」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回到阿強身上,而他當然立刻回應:「喂,你估我想㗎?我邊有得揀?」…地價、樓價、租金及社會政策這些結構性問題,我和阿強都自知未能三言兩語得出任何結論,但我卻忽發奇想問他:「到有一日,呢D問題都唔再存在,你識揀好建築咩?」
乾坤鵝@建築平台
上:8 House|下:乾坤鵝的「港式理想集合住宅」。(圖片由作者提供)

文:乾坤鵝@建築平台

有一日,我朋友阿強義氣捧場,來到我一個談論未來建築空想的演講。在我8分鐘的演說裡,其中幾頁展示了一些外國實例,有新加坡的,有日本的,亦有我最愛的Bjarke Ingels Group於哥本哈根的8 House和Mountain Dwellings,睇得人們津津樂道。最後我當然要班門弄斧,將自己用一晚時間就畫好的「港式理想集合住宅」,展示於人前:多層空中花園、垂直街道、家家大露台、有利於鄰里關係完美空間分配,沒有浮誇裝潢,卻有充滿人情味的空間。最後獲得全場掌聲,換來一刻快感。

提倡共耕、共煮、共食的「港式理想集合住宅」。(圖片由作者提供)

到場支持的行外朋友阿強,第一次參與這些建築演講活動,眼見他的朋友我獲得那麼多掌聲,待我下台回到坐位後,即用那半佩服半妒忌的語氣問我:

「喂,唔知你原來咁猛料㗎喎,個個拍爛手掌。你講到咁把炮,又唔見你起出嚟造福下市民?」

我早知這個多年的老死,不會對我有一點仁慈,這樣被問,腦內馬上浮起一連串未解決的問題──畫了這麼多的空中花園,用上幾千尺的樓面面積,如何向業主解釋:「這是為了鄰里關係而做的,不好意思,這幾千尺你賣不了錢。」露台畫得這麼巨型,面積是現時一般露台的7倍,同樣是不能豁免樓面面積的。明顯地,我日常的工作就是不斷給自己藉口,不斷給自己枷鎖。

正當我想再一次搬地產商出來,為我自己的懦弱做擋箭牌的時候,阿強再抽一口煙,仰天問道:

唉,點解香港建築會搞成咁。

幸運我尚未回應,腦內靈光一閃,想起早前在網上看過一段對話,馬上反駁他:

「你問錯問題,你應該問,點解你將香港建築搞成今日咁。」

他果然墮入圈套,零秒回應:「痴線!關我_事,我咩都冇做過。」

我馬上為對話畫上完美句號:「Exact_ly!」

好建築 壞建築 香港人識唔識分?

雖然我只是情急生智,為了嬴一場口角之爭,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說話,自以為能將局面360度改變,卻真的把問題留在原地──本來只想把建築設計不足的責任推到地產商身上,把自己說成為勢所迫似的;把想法向後延伸,地產商同樣可以把責任推到「市場需求」身上,說自己推出市面的單位,多年來都只是應市場需要,「你看,無論我賣的單位有多離譜,天天都有人買」。構成這個「市場」的其中一位買家,正是站在我面前這位剛買了環海.東岸的阿強。

(龔慧攝)

思想無限延伸之後,「唉,點解香港建築會搞成咁」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回到阿強身上,而他當然立刻回應:「喂,你估我想㗎?我邊有得揀?」揀?沒錯,表面上阿強是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活在金錢社會之下,只能被巨輪推著走。地價、樓價、租金及社會政策這些結構性問題,我和阿強都自知未能三言兩語得出任何結論,但我卻忽發奇想問他:「到有一日,呢D問題都唔再存在,你識揀好建築咩?」他沒有回應。事實上,香港建築生態系統之所以失衡,缺乏有質素的消費者是原因之一。

【李立峯:香港人的方便主義,影響對社區的的想像】

建築設計,由落筆到建造,都由建築師把關。一個設計的成敗,建築師責無旁貸。但在設計過程中,建築師是否能百分百控制整個設計?過程當中,發展商、政府及市民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市民一般認為建築設計這門學問,並不是一般人隨便談論的。但明明市民才是最終用家,何以沒有談論的權利?倘若市民繼續對建築設計不聞不問,將再沒有資格問那個「唉,點解香港建築會搞成咁」的問題。

提升社會對建築要求 向發展商討價還價

建築同業能做的比想像中更多,除了做好每個設計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市民推廣建築,令市民多聽多討論,造就更多有要求的受眾,才能有更多的籌碼向發展商討價還價。比如社會上已響起對「多層空中花園」的訢求,建築師在設計時,將有更大的「牙力」要求發展商撥出可建面積作休憩空間。我曾親耳聽過兩個建築繪圖員的對話,

下屬問道:「間房畫到咁細,D人會唔會用唔到?」

上司回應:「而家小業主出糧俾你咩?大業主先係出糧果個!」

令人氣憤。

市民的聲音除了要傳到發展商及政府耳中,更重要的是要傳到每個建築師耳中。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