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2030+到底是為誰規劃?東大嶼都會是為誰發展?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下稱《香港2030+》)的諮詢,已在4月30日截止。當中除了為本港長遠的土地、基建、自然環境保育等,進行新的發展策略討論,更將會為香港未來數十年的發展路向,定下基調。

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視覺中國)

文:李嘉豪(公民黨新界西支部秘書)

《香港2030+》中,政府將會重點發展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共開發1,720公頃土地以應付未來土地需求。兩個「策略增長區」,一個填海造地,開發出約1,000公頃土地,然後讓40至70萬人搬進去;一個開發農地棕地,發展720公頃土地,然後讓25.5至35萬人居住。

而在討論報告中最大規模的填海造地計劃之前,我認為必需要弄清楚一個問題:「2030+到底是為誰而規劃,東大嶼都會到底是為誰而發展」。

為「虛構的香港人口」而建?

《香港2030+》中提到,根據統計處的推算,本港人口將在2043年達到約822萬的頂峰後萎縮,但整項規劃卻是以900萬人口的居住容量作規劃。到底政府以何種基礎,在發展一項將會影響香港未來數十年發展,並涉及大幅填海、對地貌永久改變的計劃上,以虛構膨脹達10%的數字作規劃?到底這些多出的人口是從何而來?到底2030+是為誰作的規劃?

為「珠江三角富豪」而建?

暫且不論《香港2030+》的人口推算基礎是否合理。在東大嶼都會的發展計劃中,政府計劃在中部水域的喜靈洲及交椅洲填海造地設人工島,於島上建立本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這項龐大的填海計劃,問題極多,政府不斷強調香港的土地不足,必需解決港人居住問題。但東大嶼都會的發展計劃,人工島主要作核心商業區、而梅窩的發展則主要作文娛休閒設施及水上活動中心,明顯與解決未來住屋需要的關系不大。反觀於《香港2030+》中提到的區域經濟,香港與珠三角會成為特大城市區域,構成「三小時生活圈」。香港人的後花園大嶼山,最終會否在未來改建成「東大嶼都會」後,淪為珠江三角富豪們的「後花園」?我再一次質疑,2030+是為誰而作的規劃。

為「國家領導人」而建?

政府在2016年5月17日向展示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展示大嶼山發展藍圖的模型,當中清𥇦顯示當局早已擬在交椅洲及喜靈洲填海建設人工島,而該藍圖並未在2016年底結束的「大嶼山發展公眾參與活動」諮詢中向公眾展示,在《香港2030+》中亦同樣欠奉。政府對發展東大嶼的計劃處處隱瞞、不盡不實,成本、計劃藍圖等重要資料,於所有的公眾諮詢中通通欠奉;模型已設計但扮作聽取意見廣泛諮詢。我亦不得不再問一次,2030+是為誰而作的規劃。

為「養大白象」而建?

政府構思中的東大嶼都會,將興建公路與鐵路,東接港島、北接東涌北及港珠澳大橋、屯門等,直通珠江三角,道路基建工程龐大。但觀乎近年香港基建項目超支情況極嚴重,以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及相關工程造價為例,造價至今已超過一千一百億元,超支一百四十三億元,而當中已兩度出現漂移的人工島造價約百億元。

加上,若東大嶼都會計劃成事,大嶼山將需同時面對多項填海工程,除進行中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約130公頃,用作口岸),未來將會有機場三跑道(約650公頃,用作機場設施)、欣澳(約60至100公頃,用途未定)、小蠔灣(約100至150公頃,用作物流園)、東涌東發展區(約130公頃,用作新市鎮)、以及中部水域人工島(約1,000公頃,用作核心商業區)。合共填海造地約2,070至2,160公頃。大小相等於兩個青衣島(1,070公頃)。

(《香港2030+》東大嶼都會——初步概念文件)

在超支已成常態的今天,這些基建工程隨時變成一項一項的巨型大白象。香港納稅人所納的稅款,難道就是用作「倒落咸水海」餵無窮無盡的「大白象」?

結語

總括而言,在討論東大嶼都會發展之前,政府必需先清晰以理據告訴市民,香港2030+到底是為誰而建、東大嶼都會是為誰而建。而在政府有極多細節未公開,而亦沒有消息會何時公開之時,在此呼籲各位,好好考慮一下以上的問題。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