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萬科創始人王石|劇烈變動時代 企業家何為?

撰文:吳婷
出版:更新: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在阿聯酋迪拜舉辦。作為其前奏,9月初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了首屆非洲氣候峰會,會議通過了《非洲領導人關於氣候變化的內羅畢宣言及行動呼籲》(簡稱《內羅畢宣言》),呼籲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攜手降低温室氣體排放,並督促發達國家兑現相關的出資和技術援助承諾。同樣作為前奏,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和紐約氣候周9月底召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峰會中把氣候行動作為議程的核心,呼籲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迅速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與挑戰的規模相比,氣候行動顯得微不足道」,古特雷斯在峰會開幕致辭中說。另據COP28候任主席蘇爾坦·本·艾哈邁德·賈比爾(Sultan Ahmed Al Jaber)博士介紹,COP28以2015年《巴黎協定》為基礎,分為四大架構:快速過渡到低碳世界;修復氣候融資;關懷人類的生命與生計;展現充分的包容性。詳細討論的議題包括:1.5升温控制、各國自主貢獻減碳計劃、化石燃料的逐步減少、清潔能源與「損失和損害基金」的具體規劃等。

雖然聯合國氣候峰會距離普通人很遙遠,但越來越頻繁的極端氣候是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共有的切實感受。對萬科創始人及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來說,氣候峰會已經成為過去十多年的「例會」,從COP15到COP27,王石連續13年作為中國企業代表出席該會議,2023年也不例外。日前,王石在深圳大梅沙接受記者專訪,詳談了他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的經歷,以及正在打造的中國首個碳中和社區——生物圈三號。從企業家到環保者,這一碳中和社區看上去是一條新路 ,實則是王石過去所有經歷的集合。

碳中和社區——生物圈三號

「生物圈三號」位於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是王石在萬科原總部——深圳萬科中心基礎上改造的碳中和實驗園區,總佔地面積122,060平方米。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以北沙漠中建立了一座微型人工生態循環系統「生物圈二號」(Biosphere 2),該項目將地球自身稱為「生物圈一號」。雖然該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此後人們仍不時討論「生物圈三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避免重蹈「生物圈二號」的覆轍。2020年,從萬科徹底退休三年後的王石開始自己的「二次創業」,並將其改造的碳中和社區正式命名為「生物圈三號」。

位於深圳大梅沙的生物圈三號。(資料圖片)

按照規劃,「生物圈三號」改造工程分三期,用五年完成,第一期改造面積為15,789平方米,改造時間為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期的改造。據統計,三期改造總面積3.2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萬,流動人口每年平均有1800萬。王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第一期的投入預計六年就可以回籠。

在改造之前,萬科中心本就在各個維度上體現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外觀上看,萬科中心猶如一座懸浮於景觀花園之上的「水平摩天大樓」,集住宅、辦公及酒店等功能為一體,還設有會議中心等;在設計上,工程師們充分利用了水平設計所創造出的額外屋頂空間,屋頂上的太陽能光伏板可以為建築提供能源,原生植物也能夠有效減少熱島效應和雨水地表徑流;在節能方面,萬科中心結合了多種節能策略,包括高性能幕牆、可控外部遮陽設備、光照及自然通風、地板送風空調系統、熱回收系統、冰蓄冷系統、按需控制的通風及工作照明、大量採用可再生能源等。萬科官方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太陽能光伏板可以產生建築全年所需能源的26.8%。所有這些節能措施使建築的整體能耗減少了46.8%,並節約高達60.5%的運營成本。

改造後,原本的辦公型綠色建築,升級為由「清潔能源、綠色建築、低碳交通、資源循環、生物多樣性、碳資產管理、生活方式倡導」七大維度融合而成的碳中和社區。改造內容包括微電網系統、實驗性項目、生物多樣性、零廢物循環機制、運動健康和智慧運營系統等。此外,為了吸引更多人,在原有的辦公、會議、酒店的功能之外,改造後的「生物圈三號」還新增了展覽交流、企業孵化、教育培訓等主題社群功能。

記者在參觀「生物圈三號」時注意到,接待大廳最醒目的一面牆上就是微電網系統,它覆蓋了社區的核心位置,以實現能源的分散供應和管理,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儲存技術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温室氣體排放。根據「生物圈三號」官網提供的數據,每年預計太陽能發電量約為72萬度,僅屋頂的光伏作為清潔能源就能提供整個大梅沙「生物圈三號」約85%的電能要求,綠電比從17%提高到85%,每年預計發電量是改造前的3倍,同時園區建築能耗下降了60%。

生物圈三號的微電網系統。(香港01)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用來處理園區廚餘垃圾的黑水虻。黑水虻是一種雙翅目水虻科的腐食性昆蟲,幾乎所有農業有機資源物如廚餘、動物糞便、動植物有機體等都能被黑水虻食用,當黑水虻幼蟲漸漸長大成蛹後,破蛹羽化而蜕變成會飛的成蟲,蛹殼可萃取幾丁質或幾丁聚糖,添加在飼料中,也常應用於工業、農業、醫藥美容等產業作原料。有機資源物經過黑水虻吃食後,殘留下來的剩餘物就是虻肥,是天然的土壤改良材料,可以緩解耕地土壤酸化問題。在「生物圈三號」的入口處和樓頂花園種植的植物,所施的正是虻肥。此外,幼蟲本身又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餵食雞豬等禽畜,又可用於寵物、水產和皮毛用動物的飼料。這等於在解決剩餘物問題的同時,又不會造成新的剩餘物產生,締造了一個完整的循環利用系統,從出生到死亡都能完全被循環利用。據「生物圈三號」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園區廚餘垃圾已經實現了100%在地資源化,零廢棄循環機制的引入減少了資源浪費,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按照王石的規劃,在試點之後,「生物圈三號」作為社區碳中和綜合解決方案平台將陸續在其他地方推廣開來,為建築、園區與社區提供從規劃到運營的綜合低碳解決方案。「讓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生物圈三號』」,這是王石的遠景目標。2023年8月,生態環境部公布2022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入選名單,「生物圈三號」(一期)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的低碳園區案例。

王石曾多次公開談到自己聽到中國政府提出「雙碳」目標時的激動,這也是他在70歲之際開始「二次創業」最主要的原因。「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是線上的,當時中國政府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我意識到中國已進入『雙碳』經濟時代。過去我們講經濟發展,高速經濟發展就是現代化,但缺少一個意識形態現代化,從經營角度,也就是經濟模型的轉變。聽到雙碳目標,我當時覺得這個事情我不來做誰來做,如同衝鋒號在老戰馬耳邊響起,我不投入進去做,就是對不起我自己。所以即刻就做了決定,毫不猶豫地。」

不過王石也坦言,改造碳中和社區並沒有技術上的突破,「生物圈三號」的微電網系統以及零廢物循環機制等都只是模仿、應用。「模仿當中有沒有創新,一定會有。這種創新是模仿借鑑來的,不知不覺的一種創新。」王石在很多場合也談到過自己模仿的對象,且都是德國的例子:一個是社區,柏林的歐瑞府;一個是城市,靠近法國和瑞士的弗萊堡。經過多年的模仿,「(弗萊堡)認為我們已經走在前面了」。

生物圈三號的廢棄物處理系統。(香港01)

雖然碳中和社區與中國政府層面的「雙碳」目標契合,但在具體推動過程中,還是會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碳中和比綠色建築更復雜一些,建築需要增加綠電(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建立自己的微網,並與國家電網結合。綠電佔比越高,碳排放指標越低。此外還涉及碳匯、碳資產管理,這是原來綠色低碳建築方案裏沒有的。另一方面,目前象徵性地動用了綠色金融貸款,但「綠色金融平台在政策層面還是不配合」,「現在沒有拿到政府的一分錢補貼,但明年應該深圳會給些補貼,這是政治上的一種姿態,給多少錢不重要,現在是大勢所趨」。

在採訪中,王石多次談到「大勢所趨」「回歸未來」「長期主義」,同時作為企業家也在反覆用數據說話,以及強調商業模型的必要性。「這和我當時搞萬科、搞綠色低碳的邏輯是一樣的。不形成商業模型作用不大,正因為商業模型,我感覺這比萬科房地產的空間和市場要大得多。……在這個過程中,信譽很重要,我王石信譽不錯的,信譽就是財富。在碳中和經濟時代到來前,萬科在這方面所做的只是杯水車薪,是公益和慈善性質的。現在非常清楚,我來投,我來算賬。」此外,王石還介紹了自己正在國內開展的兩個合作項目,一個是內蒙古的鄂爾多斯,一個是新疆的喀什。在「煤都」建設碳中和社區,這是王石選擇鄂爾多斯的問題意識。而新疆喀什的麥蓋提,則讓王石看到了雙碳經濟在農村的廣闊潛力。「在沙漠地區搞戶外種植,再跟碳中和結合起來,產生碳匯,同時在農業上摸出一條路。」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碳市場上線運行以來,中國的年碳匯交易額為84.92億元,而歐盟的年碳匯交易額折算成人民幣約為5萬億元。不難看出,中國未來在碳匯交易市場上有廣闊的前景。

「綠色低碳就是競爭力」

當中國政府2020年發出雙碳目標的「衝鋒號」時,王石這位「老戰馬」已經在關注氣候變化這條路上馳騁探索了多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石講述了自己的覺醒時刻。「2002年我去登非洲的乞力馬紮羅雪山,到了山頂我發現竟然沒有發現一片雪,這讓我感到很意外。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氣候變化,原來常年積雪的雪山已經成為季節性的雪山,下雪的時候有雪,雪季過去了很快化了,這對我個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和反思。反思的結果,就是走綠色低碳這條路。」

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碳排放變多,而且固碳的木材被大量砍伐。世界上合法非法砍伐的木材,70%是用在建築工地上。而建築工地70%的木材是用在住宅項目上。聯繫到在乞力馬扎羅山的感受,王石意識到這個事情跟自己的關係太大了。「如何減少木材使用,這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當務之急。」基於這樣的問題意識,王石2003年主動找到了綠色和平組織承諾降低物耗、能耗。其帶領的萬科也在2005年開始走住宅產業化的道路。所謂的住宅產業化,簡言之就是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把儘可能多的部分在工廠製造成預製件,然後到建築工地組裝成房子。工業化建築是實現住宅產業化的重要方式,而「提升質量,提升效率,減少對人工的依賴,減少環境污染」是核心理念。

位於大梅沙的生物圈三號。(香港01)

這樣的理念放在今天並不新鮮,尤其在雙碳目標的政策引導下,綠色低碳也早已成為見諸各類文件和會議的高頻詞,但放在二十年前,不僅住宅產業化說服不了團隊,綠色低碳更是顯得不合時宜。王石坦言,當時萬科的住宅產業化得不到響應,「各地政府很反感,他們認為解決就業問題才是最大問題,你搞什麼住宅產業化?你說為了環保生態,他們說現在發展第一,發展才是硬道理。整個都是衝突的」。另外是成本問題,在產業標準化初期,「我們是開發商,建築公司不做,認為施工成本高、周期長,當時消費者也不買賬,所以我們成立建築研究中心,也是在研究這些問題,還申請了很多專利」。

面對各方的反對和不買賬,王石說自己當時給團隊講了兩條理由:第一是看未來、長期主義,「當時歐盟已經有了相應的規定,如果中國之後也做了相應的規定,那我們怎麼辦?船大不好掉頭。換句話說,我們提前做,將來不僅不會被淘汰,還能成為引領者。如果不做,將來很有可能要被淘汰掉」。第二是辯證看待成本問題,「我們增加成本頂多是利潤變少,如果將來再轉型,可能利潤變得更低了」。

不過這兩條並沒有說通。王石後來只能親力親為,到第一線逼着團隊往前走,比如去各個分公司都只參觀住宅產業化的工地,通過這個態度,督促各個公司推進住宅產業化。在萬科推行住宅產業化四年之後,也即2009年,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開始補貼工業化住宅,住宅產業化才受到同行的重視。而萬科在住宅產業化上嚐到甜口,是從2013年開始的。截至2022年6月30日,萬科達到綠色建築標準的建築面積累計超2.97億平方米。

談到在住宅產業化問題上的先知先覺,王石坦言自己沒那麼高尚,遵從的邏輯只是辦企業很簡單的三個維度:做產品、做品牌、做標準。「這麼做的第一齣發點,還是企業自身的利益,所謂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在做產品、做品牌之後,「做標準」的目的也達成了,「現在住建部的標準就是按照萬科的標準來的」。實踐證明,住宅產業化不僅徹底改變了房地產的價值鏈,節約了建築成本,加快了建築速度,帶動了產業升級,而且對資源和環境保護帶來了積極影響。說萬科改變了中國房地產生產模式,並不誇張。

隨著恆大落幕,萬科的走向備受關注。﹙路透社﹚

ESG必須商業模型化

萬科住宅產業化的做法和經驗,讓王石成為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常客。2009年萬科案例被推薦給當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王石作為中國企業家代表首次參加了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大會。同時,這些經驗也奠定了王石「二次創業」的總基調:生物多樣性、生態環保、綠色低碳。在這個過程中,王石對ESG也有了新的思考。

所謂ESG,是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首字母縮寫,由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於2004年首次提出。2018年A股正式被納入全球知名指數公司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來,ESG進入中國市場和投資者的視野。中國政府提出「雙碳」目標後,ESG實踐在2021年迎來爆發式增長,且越來越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照系。2022年3月,中國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社會責任局,明確提出要「抓好中央企業社會責任體系構建工作,指導推動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主動適應、引領國際規則標準制定,更好推動可持續發展」,釋放積極推進企業ESG體系建設的明確信號。同年5月,國資委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力爭2023年實現央企ESG報告的全覆蓋,並且要推動央企建立ESG的評級體系。同年12月,「中央企業ESG聯盟」正式成立,首批成員企業共11家,分別是:航空工業集團、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國寶武、中鋁集團、國投、華潤集團、中國建材集團、國藥集團。

在雙碳目標和央企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也開始強調ESG。過去幾年始終處於風口浪尖的阿里巴巴,2023年7月24日對外發布《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2023)》。2022年8月,阿里巴巴發布首份完整ESG報告,明確七個長期戰略方向。另據普華永道《第25期全球CEO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做出綠色低碳、淨零承諾的企業佔比已遠高於全球指標,在全球CEO層面,22%的全球CEO已做出淨零排放承諾,而中國CEO做出該承諾的佔比為51%。

阿里巴巴。(Reuters)

雖然中國從政界到企業界掀起了雙碳和ESG研究及實踐熱潮,但在王石看來,「碳中和目標提出到現在都是口頭禪了,不過基本上部長一級以上的可能都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對我來講,其實就是積累的過程,過去的經歷跟綠色低碳、ESG有關,綠色低碳和ESG,這是前提,企業不講社會責任,談什麼碳中和呢?這都是一致的」。高增長企業的發展戰略必須從「只關注短期收益」向「考慮更廣泛的利益相關方及其利益」甚至是向「解決社會和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的方向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講社會責任,不等於要犧牲掉商業利益,更不可能依託於公益慈善來完成。王石顯然對此心知肚明,且充滿自信,「萬科一直主張生物多樣性保護、垃圾循環再利用,與生態、環保、綠色低碳關係非常密切,但始終不是一種商業模式,是在按照公益、慈善的方式在做。到了2020年我意識到這一套模式必須商業模型,不商業模型根本沒有出路,不可能靠公益慈善來完成」。「住宅產業化主要是ESG,以減少利潤為代價,現在不是減少利潤為代價了,而是要找到新的商業模式,現在還在摸索中,但雙碳經濟時代到來了,大的趨勢在,這條道路行得通,絕對沒問題,誰來做都能盈利,誰來做都能成功。」

人類未來需要企業家精神

雙碳經濟時代意味着新的商業模型,也意味着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商業模型能否成功,關鍵取決於能否在企業自身利益之外,引領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進而解決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精神必不可少。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鄉鎮企業家,到90年代的官員下海潮,再到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一大批民營企業家,中國從來不缺冒險家、開拓者。作為官員下海潮中的一員,且經歷過中國前後兩個三十年的大轉折,王石說,越是不確定的環境,越需要企業家,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一個最需要企業家精神的課題,鄧小平的「摸着石頭過河」就是最凝練的表達。「一個社會總有一些傳統、規範和模式,企業家要認識到這些模式的問題,重新組織要素,併成功為社會創造價值。」

王石現以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的身份活躍於另一舞台,輾轉世界各地,登山涉水。(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餘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和社會進入了新的周期,內外環境高度不確定,尤其在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後,不確定性引發的人們對於人類未來的擔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再加上世界範圍內愈發頻繁的極端氣候,人類究竟該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成了繞不開的課題。疫情之前的2018年,當萬科喊出「活下去」時,很多人不以為然,甚至認為萬科在炒作,而當三年疫情之後,「活下去」卻成了從企業到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王石顯然並不滿足於解決「活下去」的問題,而是致力於推動更美好的生活,綠色低碳轉型的真正目標也在於此。

疫情發生後的第一年,王石以全球運河賽艇穿越走了出去,足跡涵蓋14個國家的120座城市。從住宅產業化到碳中和社區,從攀登珠峰到賽艇、運河,王石看似始終在變,但本質上並沒有變。王石在《回歸未來》一書的後記中這樣寫道:「顯然我們不能把碳中和當做目的,它其實只是一個工具、一個手段,真正的問題是,個人、家庭、企業、城市、國家、全球如何行動起來應對氣候變化?未來的我們應該如何生活?」王石篤信,人與自然的和睦相處、資源和能源的智慧運用、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才是人類社會真正的未來。

「未來的我們應該如何生活」,這既是新型社會企業的問題意識所在,也理應成為個人、家庭乃至城市、國家共同思考的命題。因為說到底,企業家精神並不侷限於企業家群體。長期研究並呼籲企業家精神的經濟學家張維迎說,要想真正理解企業家精神是什麼,必須理解企業家精神不是什麼。以下三點尤為重要:第一,企業家決策不是科學決策,不是基於數據和計算,而是基於想象力和判斷;第二,企業家決策不是滿足約束條件下求解,而是改變約束條件,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三,企業家不以利潤為唯一目標,企業家有超越利潤的目標。

正是因為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的想象力和判斷,才有了微軟、蘋果;正是因為馬斯克改變了約束條件,才讓星鏈從不可能變為可能;正是因為王石有了超越利潤的目標,萬科才成為房地產領域的標杆和榜樣。人類未來需要企業家,更需要企業家精神。「中國企業家的群體覺醒是在阿拉善,我的覺醒是在乞力馬扎羅山。但如果僅僅是我自己,無濟於事,於事無補,好在我在我的同代人以及年輕一代身上看到了希望。」王石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