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電影成真 中國展開「小行星防禦計劃」 2027年實施動能撞擊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24日表示,2030年前後中國將發射「天問三號」,實施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可望成為第一個火星採樣返回的國家。他甚至談及「小行星防禦計劃」的新時間軸,表示中國預計在2027年前後,對一顆數千萬公里外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

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4月23日至26日在湖北武漢舉行,吳偉仁在大會主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

吳偉仁表示,中國計劃在2025年前後發射「天問二號」,對地球4000萬公里外的一顆小行星進行伴飛探測和取樣返回。2030年前後將發射「天問三號」,實施火星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0月1日,「天問一號」在宇宙深空中的飛行照片首次曝光。(微博@中國航天科工)

吳偉仁透露,中國目前已經開始籌劃建設世界首個火星樣品實驗室,同時深化論證「天問四號」探測任務, 實現木星及其衛星環繞探測,隨後抵達天王星。「縱觀世界各國的進展,中國可望成為第一個火星採樣返回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吳偉仁在演說中,還進一步揭露「小行星防禦計劃」內容。他說,小行星撞擊地球機率極小,但危害極大。 歷史上小行星曾經多次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等危害人類生存的重大災害。

因此,中國已經展開小行星防禦計劃,預計在2027年前後對一顆數千萬公里外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並在軌開展撞擊效果評估,實現「撞得準、推得動、測得出、說得清」。

吳偉仁進一步介紹,在本世紀中葉,中國將計畫發射新型動力航天船,飛向太陽系邊際,對極遠、極暗、極寒的未知區域展開科學探測。

去年5月,中國正式官宣,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展開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

國家航天局深空探測實驗室系統研究院院長陳琦也曾在去年表示,中國已提出近地小行星防禦的發展藍圖,並計畫在2030年實現一次對小行星的動能撞擊,2030至2035年間實現推離偏轉,而到2045年前初步具備小行星軌道控制能力。

從時間點來看,此次吳偉仁宣稱是在2027年,計畫執行時間已進一步提前。

另,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人員孫澤洲曾說,中國計劃2030年前後實施火星採樣返回,「當前技術掌握程度來看,中國已經具備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