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餘波 雷軍:看完車展很絕望 中國車企「全靠矇」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跨足電動車製造的中國手機大廠小米日前推出首款電動車,引發市場關注。但小米董事長雷軍日前直言,自己看完北京國際車展後挺絕望的,質疑中國為何需要那麼多同質化的車,「這哪是在做產品,完全是在靠矇」。

綜合《澎湃新聞》報道及網絡訊息, 2024北京國際車展本月4日閉幕,但「雷軍效應遠沒有結束」。報道表示,雷軍日前藉由出席「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場合,針對外界好奇小米為何目前只生產1款電動車,回應中國每家車廠都做一系列的車,但「好的車有幾輛就行了,幹嘛需要那麼多同質化的車呢?」。

+3

雷軍在會上直指,自己看完(北京)車展後「挺絕望的」,中國車圈(車界)的「捲」是在「同質化捲」,質疑「你們這哪是在做產品,完全是在靠矇」。報道提到,傳統汽車業者看到雷軍這些頗為直白的言論後都沉默了。

報道指出,隨著科技進步及造車周期縮短,中國汽車行業的技術門檻正在降低,許多新公司得以輕鬆入門。但綜觀當前中國新款汽車產品,無非以沙發、冰箱、彩電等舒適性配置、以語音控制為基礎的智能座艙,以及名不符實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捲」市場。

報道提及,隨著產業鏈日趨成熟,內地新興車廠製造一輛車就和取自助餐一樣「都往一個盤子裡挑菜,組成一盤大雜燴」,造出來的車就大同小異。長期來看,會削弱車企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可能導致市場的飽和及消費者的審美疲勞。進入飽和階段後,市場上就會充斥著大量「價廉物不美」的產品。

報道肯定雷軍相關言論具有深層的警示作用,認為同質化內捲意味著中國車企之間發生內耗,但真正成功的車企應該走向國際,去海外市場「捲」海外品牌。縱觀大眾(Volkswagen)、豐田(Toyota)等頂級全球車企,他們在其本國的銷售量,都只佔其全球銷量的一小部分。

而雷軍上述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評價,也引起內地網民不同意見。多數網民認為,雷軍的說法不無道理,直接點出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問題;但也有網民說,小米的車子已經被試出來「中看不中用」,揶揄雷軍自己是不是也在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