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最後一塊私有戰略土地擬出售 中國買家傳有興趣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買家據報有意購取北極群島最後一幅私有戰略土地,但擁有該地主權的挪威並不希望地皮落入外國之手。

綜合彭博社和法媒報道,這塊土地面積達60平方公里,大小跟曼哈頓差不多,離人煙稀少的朗伊爾城(Longyearbyen)約64公里,有5公里長的海岸線,遍地高山冰川,是北極野生動物的家園,但沒有基礎設施。

在冰層融化、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日益冷淡之際,這塊位於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西南部索雷法格峽灣(Sore Fagerfjord)的土地,已成為地緣政治和經濟熱點,只要花3億歐元即可買下。

賣家代表律師基林斯塔德(Per Kyllingstad)介紹,一家挪威控股公司擁有這幅土地超過一個世紀,公司東主為俄裔挪威人。他說,這是斯瓦爾巴、也是高北極的最後一塊私有土地。

他說:「中國人老早就對北極和斯瓦爾巴的土地表達確切興趣,自然成為潛在買家」,並稱有中國買家向他表達了「具體」的購買意向。

中國政府在2018年發佈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自稱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近北極國家」,願與有關各方共同為北極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由51國在1920年代簽訂的《斯瓦爾巴條約》(Svalbard Treaty)不僅承認挪威對該地的主權,也承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締約國公民有權勘測當地的天然資源。

為保護主權,挪威將不會輕易讓索雷法格峽灣的地皮落入外國人之手,尤其是中國人。

挪威情報部門稱,中國是繼俄羅斯之後,對挪威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

法媒引述挪威當地媒體報道稱,挪威總檢察長已下令持有上述土地的挪威公司取消出售計劃。挪威貿易及工業部長梅塞特(Cecilie Myrseth)說,「這塊土地沒有挪威當局批准,不得出售,也不得進行任何協商」。不過,地主對官方的說法存疑。

挪威學者奧斯特哈根(Andreas Osthagen )說,索雷法格峽灣土地的經濟價值「微乎其微」,其可能的出售不會對挪威構成 「巨大威脅」,但「在50年或100年後,擁有斯瓦爾巴群島的土地可能具有戰略價值」。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