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寶遷台 最後一位押運人逝世享壽102歲 曾言亂世為人不簡單

撰文:梁子傑
出版:更新: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國寶在1949年全數遷台,最後一批文物押運人索予明19日中午逝世,享嵩壽102歲。前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索予明一生奉獻給故宮,也是最後一名押運人。回顧一生境遇,索予明曾說:「亂世中為人也真不簡單。」

台灣《中央社》報道,馮明珠表示,索予明19日中午逝世,他在1949年搭乘崑崙艦押運第3批文物來台,但索予明來台時還不是故宮職員,而是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員工,後來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故宮在1965年正式合併,索予明就一直在故宮工作到退休。

台灣媒體人陳文茜表示,29歲的年輕人,壓著時代的巨變,可能全球價值最高的文化資產古物,告別母親。隻身來台。一生清守,未登高位,無名「索公」,實為典範。

國民黨20日發文,感念當年在動盪的大時代當中,每一位用生命護送故宮國寶文物的「守箱人」,感謝用一生奉獻給國寶文物、奉獻給國家的「守箱人」,他們守護國家文化和歷史的命脈,才讓今天大家得以領略珍貴的千年文化風采。

+3

國民黨稱,北京故宮於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並開始了公開展覽,幾乎天天人山人海、萬人空巷。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參觀的人潮才漸漸減少,為躲避日本軍閥的威脅,擔心戰火波及文物,1933年從北京故宮文物裝箱起運,之後運抵上海。期間,曾赴英國舉辦「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戰火不斷,文物最後運抵四川境內,一直到抗戰勝利後,才遷至南京。

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在1948年後,將故宮珍貴文物分三批運至台灣。1949年,由崑崙艦押運第三批文物,同船的故宮國寶押運人、當時任職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索予明也負責協助將這批文物運送至台灣。

「作為國寶文物的押送人員,人到了哪裡,這些裝國寶文物的箱子就要到哪裡。也因此,就此一別相依為命的母親,一直到開放探親後才返鄉,但早己天人永隔。索予明之後一生任職故宮,是國寶來臺、留存珍貴中華文化精粹的重要見證人」國民黨說。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國寶在1949年全數遷台,最後一批文物押運人索予明19日中午逝世,享嵩壽102歲。(國民黨臉書)

故宮官網記載,1948年秋天,因國共戰爭形勢逆轉,故宮常務理事朱家驊、王世杰、傅斯年、徐鴻寶、李濟、杭立武等人在理事長翁文灝家中決議,將挑選故宮精品運往台灣,中央博物院理事會則在12月決議選擇最精藏品運往台灣。於是,故宮、中央博物院的第1批文物在1948年12月先運抵基隆,第2批文物及第3批文物在1949年送抵台灣。

索予明出生於1920年,來自湖北江陵,他來到台灣時,身上僅帶著一件由母親親手縫製的藍背心和2枚錢幣。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推動的非營利組織「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今年5月推出索予明的訪談影片,逾百歲的索予明想到媽媽當年一個人在家,仍然會落淚,回顧一生境遇,他說:「亂世中為人也真不簡單。」

馮明珠表示,索予明很年輕就加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文物有密切關係,如今故宮館藏有許多青銅器、漆器的原始手繪圖就是索予明畫的,他更是名漆器專家。索予明在故宮一步一腳印,不僅升任研究員,也是圖書文獻處科長,自己進故宮也曾受索予明教導,是她的老長官。

2015年,故宮慶祝建院90周年,由時任總統馬英九致贈遷台有功人員感謝狀,並表揚國寶押運人高仁俊、張銀武和索予明,索予明當年逾90歲,還親自領取感謝狀。馮明珠表示,高仁俊及張銀武都已逝世,索予明是最後一名逝世的押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