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女嬰患膽管閉塞 遠赴上海接受肝移植手術重獲新生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來自馬來西亞馬六甲、年僅1歲8個月大的女嬰凱拉(化名),出生後被確診膽道閉鎖(又稱膽管閉塞),一直飽受黃疸困擾,即使已接受能暫緩病情的「葛西手術」(Kasai operation),但凱拉仍會反覆發燒、出現黃疸等症狀,腹部也愈來愈大,只有肝移植手術才能挽救生命。
今年4月,凱拉一家跨越近3700公里抵達上海,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肝臟外科接受來自媽媽的部分肝臟,並順利康復,返回故鄉。

凱拉出生一個多月後就在馬來西亞接受「葛西手術」。不過,凱拉術後沒有好轉,發燒、黃疸的症狀日益嚴重,營養狀況更是堪憂。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肝臟專科的專家建議,凱拉要盡快接受肝移植手術以挽救生命,並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尋求幫助。

經過全面評估和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仁濟醫院院長、肝臟外科學科帶頭人夏強教授表示「可以做,不過肝移植手術需要盡快」。專家團隊積極協助凱拉一家完成親體捐獻倫理審批、簽證等相關手續,保障手術可順利進行。

凱拉與家人從馬來西亞遠赴上海接受肝移植手術。(上海仁濟醫院)

為了出國治療、籌集手術費用,凱拉一家決定通過馬來西亞媒體發起募捐活動。凱拉的病情迅速引起全馬人民的關注,甚至連馬來西亞總理也親自帶頭捐款。短短3天,凱拉的手術費用便全部籌集完畢,並順利抵達上海。

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團隊迅速為凱拉及其母親進行詳盡且全面的術前檢查,醫院還通過上海市衛健委,向國家衛健委上報本次手術並獲得相關批准,活體肝移植手術方才開啟。

4月26日,兩台手術同步進行,爭分奪秒。手術團隊用先進的腹腔鏡技術,成功為供體獲取肝臟組織;這種微創手術方式使凱拉的母親在術後得以迅速恢復,次日便能下床活動。另一方面,凱拉的腹腔粘連情況較為嚴重,手術團隊先將病肝遊離出來,再將供肝植入凱拉體內,實現血管的成功吻合。

專家團隊為凱拉進行肝臟移植手術。(上海仁濟醫院)

據介紹,肝臟內有4套管道系統及部分毛細血管,從母親體內切下一部分後,需要重新植入凱拉身上。血管多而複雜,凱拉纖細的血管要與母親肝臟的血管接駁起來,這對手術提出了更高要求。惟術中超聲檢查顯示,門靜脈血流呈現清晰流暢的彩色圖像,標誌着本次高難度的活體肝移植手術取得成功。

在醫療團隊的精心護理下,凱拉術後恢復迅速,術後第5天便離開深切治療部。兩星期的治療後,凱拉完全康復,與家人返回馬來西亞。

據了解,仁濟醫院肝移植團隊已成功完成超過3400宗兒童肝移植手術,術後5年生存率高達94%。早在數年前,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團隊已遠赴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成功協助當地完成4宗活體肝移植術,並助力該中心建立專業的兒童肝移植團隊。雙方還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兒童活體肝移植技術的國際培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