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2024|6.3最後召集! 專家五大扣稅攻略 最多可慳近3萬蚊稅

撰文:劉兆儀
出版:更新:

踏入5月,一眾打工仔相信已陸續收到綠色炸彈。由於港府於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本年度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百分百退稅上限,縮減一半至3,000元。在經濟不景氣底下,人人都想「用盡免稅額」諗計扣稅。

《香港01》近日整合了扣稅攻略,並訪問多名專家,為大家教路如何利用俗稱的「扣稅三寶」,即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自願醫保(VHIS)和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以及供樓租樓扣稅法寶,希望能令大家可以精明報稅。

一年一度綠色炸彈又來臨,打工仔不妨考慮「扣稅三寶」可以盡慳稅。(資料圖片)

按稅務局規定,一般個人需在6月3日前提交填妥的個人報稅表,而經營獨立業務的人士則需於8月2日前提交。若選擇網上報稅,則截止日期將延長一個月。

「扣稅三寶」— 延期年金(QDAP)

而其中一樣港人熱門扣稅工具,定是扣稅年金,這亦是不少人退休後,自製長糧的方式。所謂年金,是將投保人的資金變成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收入,當中分為「即期年金」與「延期年金」,只有「延期年金」(QDAP)保費可以申請扣稅。

當中「延期年金」最低保費總額為18萬元、供款期最少為5年、年金領取期最短10年,而領取人需年滿50歲或以上,才可領取年金。但需要留意的是,在扣除額方面,合資格的年金,連同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兩者扣稅額上限「合共」為6萬元。以現時香港最高稅階17%來計算,則每名納稅人每年可扣稅1.02萬元。

專家教路:

香港保險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張偉良指出,目前合資格的延期年金內部回報率,由3厘至4厘不等。「若以5年付款 5 pay(每年繳付或每月供款)計算,當中的保證回本期為9年;預期回本期則為8年。」資金一旦投放到年金,就會被「鎖住」直至領取人滿50歲才可提取。反觀,現時銀行12個月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同達3厘至4厘,且投資資金被鎖年期較短,相較之下,購買年金的流動性似乎輸蝕一截。

而ACCA香港分會會長傅振煌則表示,年金主要目的是退休保障,可將其視為養老金。「年金預五十歲之後攤長領取,如果用作一般投資,流動性就較差。」反之他認為可將「年金扣稅」視為一種補貼和激勵,鼓勵納稅人提早儲錢,在退休後仍然可以享受較舒適的生活。

扣稅公式:

QDAP扣稅額上限 x 稅率 = 扣稅金額

即最高扣稅額:6萬元 x 17% = 1.02萬元

ACCA香港分會會長傅振煌表示,用年金扣稅可視為一種補貼和激勵,若當作一般投資,其流動性則較差。(受訪者提供)

「扣稅三寶」—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另外,打工仔亦可透過「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自願作出額外供款,以作扣稅之用,並在退休時,選擇一筆過或分期提取。當中,納稅人可選擇隨時或定期供款,供款金額不定。但要留意,與強積金強制性供款一樣,倘非特別理由,例如年滿60歲提早退休、永久性地離開香港、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罹患末期疾病或死亡等,供款必須於65歲或以上才可選擇一筆過或分期提取。

專家教路:

張偉良稱,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及合資格延長年金(QDAP),兩者扣稅額上限「合共」為6萬元,投保人可按照個人情況,將兩者的投資比例自由組合。當中TVC,對有強積金戶口的人來說較容易管理。不過,在扣稅時,會先扣除TVC部分,餘額才會用扣減QDAP的部分。

但要注意的是,TVC主要是為退休作準備,資金需要捆綁一段長時間,至年滿65歲才可提取。所以打工仔要考慮未來資金需要及風險去向,不應因為可以扣稅,反而本末倒置,「鎖死」自己流動性資產。

扣稅公式:

TVC扣稅額上限 x 稅率 = 扣稅金額

即最高扣稅額:6萬元 x 17% = 1.02萬元

打工仔可透過「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自願作出額外供款作扣稅。(資料圖片)

「扣稅三寶」— 自願醫保

而扣稅「另一寶」則是自願醫保,納稅人可為自己和符合資格親屬(如子女、配偶、父母、兄弟姊妹等),購買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當中每名受保人的扣稅額上限為8,000元,保單數量及受保人均不設上限。同樣以最高稅階17%計算,每名納稅人可就每名受保人,節省最多每年1,360元稅款。而納稅人須於課稅年度最後一日前,成功開戶及完成供款,才可善用扣稅額。

專家教路:

自願醫保認可產品,包括「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張偉良提醒,有些保險公司可能將「靈活計劃」連同其他保險產品,組成一個套餐作銷售,但當中只有「靈活計劃」的保費,才符合資格申請扣稅。

坊間的自願醫保計劃五花百門,張偉良則偏好購買足額(100%全數賠償)的自願醫保計劃,最好不含墊底費。「雖然費用比較高少少,但獲得的保障比較全面,都係視乎保障需要同自己嘅預算決定。」

另邊廂現時不少公司會為員工提供醫療保險。對於有額外購買醫保納稅人,傅振煌提醒需留意申請自願醫保扣稅時,能否同時申請兩份醫保。「如果公司會提供醫保就未必需要再買,扣稅額一年上限八千其實都唔係太大因素,不過都係視乎自己需要。」

「靈活計劃」扣稅公式:

自願醫保保費 x 稅率 = 扣稅金額

即最高扣稅額是8,000元 x 17% = 1,360元

香港保險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張偉良表示,在購買自願醫保時宜選擇足額(100%全數賠償)且無墊底費計劃,故此能獲得更全面的保障。(受訪者提供)

供樓扣稅法寶

至於供屋、租樓一族亦有佳音,兩者支出都可以用作扣稅。先說供樓扣稅,即「居所貸款利息扣稅」。首先,該物業需為香港境內物業,且該物業需為納稅人的自住居所,每年可獲最多10萬元扣稅額,同樣以最高稅階17%計算,則最多可慳稅1.7萬元,即每月約1,400元。

專家教路: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稱,「居所貸款利息扣稅」的扣稅年期,為20個課稅年度,當中無需為連續的年度。由於目前仍屬高息環境,近年入市且高成數借貸的供樓人士,時本港主要按息在4.125厘水平,仍處於高息環境,不少小業主的供樓利息,已輕易用爆10萬扣稅額,因此填寫相關扣稅項目,會「有著數」。但若果於去年底才置業,今年使用居所貸款利息便會相對地浪費。

值得留意的是,王美鳳指,若在低息情況下,曾使用過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之後後悔想「彈弓手」更改的話,其實在6年內申請取消。但她提醒,若要取消之前所用的免稅額,需補繳當中的差額。

扣稅公式:

居所貸款利息 x 稅率 = 扣稅金額

即最高扣稅額是10萬元 x 17% = 1.7萬元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若曾使用過居所貸款利息扣稅,可在6年內向稅局申請取消,但她提醒,若要取消之前所用的免稅額則須留意當中差額。(資料圖片)

租樓扣稅法寶

另邊廂,作為租客,自上個課稅年度起,亦同享「租金開支扣除」,即意味正租樓住且無物業的納稅人可扣除租金限額。當中每個課稅年度,同樣可扣減最高10萬元。假如租屋單位夫妻二人均屬於納稅人,以扣稅額上限10萬元來說,平均每人「租金開支扣除」的扣稅額上限則為5萬元。

專家敎路:

若納稅人正租住的物業,平均月租為8,333元,已可享盡免稅額。王美鳳指出,若是夫婦二人同住,或二人租住情況下,可衡量如何配置10萬元免稅額能更加「著數」。「夫婦二人本身各自五萬元免稅額,例如丈夫收入比較高,可享最高邊際稅率17%,但太太係15%標準稅率,咁計之下,梗係以丈夫名義去用呢10萬蚊免稅額,反而慳多啲稅。」

而值得留意的是,要申請租金扣稅有不少條件。當中包括,納稅人及同住配偶需在本港,沒有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租住單位是申請人的主要居所;租住單位的業主,不能是納稅人或其同住配偶的親屬或相聯者。當中王美鳳特別提醒,租約亦必須要打釐印。「千祈唔好因為慳錢而唔打釐印,租約唔打釐印係唔可以扣稅。」

扣稅公式:

租金開支 x 稅率 = 扣稅金額

即最高扣稅額是10萬元 x 17% = 1.7萬元

無論是供樓或租樓一族,最高可享慳稅1.7萬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