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詩祖」張九齡故鄉 走進韶關始興:靈山秀水 詩意棲居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作為盛唐名相、嶺南詩祖張九齡的故鄉,始興是有176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縣,自古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素有粵北「綠色明珠」的美譽。在始興出生長大的張九齡,家鄉的靈山秀水和淳樸堅韌的客家文化,孕育了千古傳頌的「九齡風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詩三百首》的開篇就是張九齡的《感遇》,一草一木皆有本心,不求美人來攀折,這既是他高潔的人格節操,也體現了他尊重自然、愛綠護綠的生態理念。張九齡寫下了許多歌頌綠水青山、自然之美的佳作詩篇,其中有不少留戀家鄉山水、吟詠始興綠美生態的詩作。在張九齡眼中的「綠美始興」,盡是「詩和遠方」。

詩意棲居之美

「喬木淩青靄,修篁媚綠渠。耳和繡翼鳥,目暢錦鱗魚。」這首《南山下舊居閑放》,是張九齡在始興南山舊居中的閒適生活寫照。

始興素有「南山木,北山竹,平原遍地是金穀」的美譽。家鄉始興獨特的山水林木和嶺南風物,陶冶了張九齡的山水田園情懷,是張九齡心中永遠的鄉愁和「詩意般的棲居地」。

「林烏飛舊裡,園果讓新秋。枝長南庭樹,池臨北澗流。」千年之前,張九齡回鄉省親時,寫下了這首詠贊家鄉秋日美景的《與弟游家園》。千年以後,當我們走進位於始興縣隘子鎮石頭塘村的張九齡故居,眼前青山隱隱、溪水潺潺,橙黃橘綠、林鳥爭鳴,仿佛穿越了時光,再現了張九齡與弟游家園的光景。

始興山水風景(羊城晚報)

綠美始興,驚豔了千年時光,得益於始興代代相傳的生態文化。從1999年起,始興前後七任縣委書記一以貫之抓生態建設,積累了豐厚的綠色家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7.81%,活立木蓄積量1630萬立方米,位居韶關市首位,是全省首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自省委部署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以來,始興廣泛發動群眾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全域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全面提升縣鎮村綠化品質,努力建設高水平城鄉一體化綠美環境,「半城山水滿城綠」的綠美之城悄然崛起。

和諧共生之美

「日落青岩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後,歸鳥息人前。」唐開元四年,張九齡離開始興趕赴大庾嶺開路時,目睹漸離漸遠的家鄉美景,寫下了這首《自始興溪夜上赴嶺》。閉目遐想,詩中描繪的畫面讓人仿佛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空間,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

韶關始興(羊城晚報)

山水之美,因人而彰。始興充分發揮綠美生態資源和歷史人文優勢,積極構建具有始興特色的綠美生態文化傳播體系,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生態始興故事。

嶺南生態詩歌論壇,廣東風度九齡詩歌周,廣東省「美麗車八嶺」生態攝影大賽,廣東省「環車八嶺」自行車公開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氣候變化與減災創投馬拉松決賽」……近年來,始興通過舉辦「在始興」系列研學文旅活動,大力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喚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

賡續九齡文脈,傳承九齡風度。始興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成為了生態文學創作的沃土。始興已連續舉辦了10屆「青年生態文學大賽」,逐步形成了一個以生態文學、地方文化創作為主,富有特色的文學群落,成功申報成為廣東省作家協會生態文學創作基地。

韶關始興(羊城晚報)

生態文學之樹在始興根深葉茂、茁壯成長,塑造了形神兼備的「綠美始興」,「人在綠中,美在心中」已成為始興的生態文化自信。

生態康養之美

「但憶舊棲息,願言遂窺臨。雲間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蘿蔦自為幄,風泉何必琴。歸此老吾老,還當日千金。」唐開元二十五年,年近六旬的張九齡回憶舊時棲息的南山幽居,寫下了這首《始興南山下有林泉,嘗卜居焉。荊州臥病,有懷此地》,想起家鄉的山水林泉,原來故鄉才是吾心安處,願一日千金歸鄉頤養晚年。

綠色是始興的鮮明底色,生態是始興的最大優勢。「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最美小城」「中國綠色名縣」「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一張張國字號的「綠美名片」熠熠生輝。

早在2020年,始興就獲評為「中國生態康養勝地」,年平均負氧離子濃度達2300個/ cm³,遠超出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1000-1500 個/ cm³的清新空氣標準,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韶關始興(羊城晚報)

近年來,始興深入實施「文旅興縣」戰略,大力弘揚九齡文化、生態文化、圍樓文化等嶺南優秀傳統文化,活化利用古色、紅色、綠色「三色」資源,推動生態康養與森林旅遊、自然教育、山地運動、生態露營等多業態融合,讓更多人走進始興,感受始興的「嶺南之風、客家之韻、生態之美、煙火之樂」。

2023年以來,始興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抓緊抓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引進快樂東方旅行度假村等一批文旅康養項目,培育發展「康養+民宿」文旅新業態,讓好山好水好空氣帶給群眾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從綠起來到美起來、富起來的生態發展之路。

生態始興,綠美長興!九齡文化和生態文化在這裡相融相生、交相輝映,綿延千年、生生不息。傳承九齡文脈,充分挖掘和弘揚蘊含其中的優秀傳統生態文化,將為綠美始興生態建設提供深厚歷史文化滋養,激發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文化自覺,推動形成大地植綠、心中播綠、全民享綠的時代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