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壓 避免悲劇連連

撰文:許龍杰
出版:更新:
同一個槓鈴,重量級選手舉起來輕而易舉,但硬是要一位輕量級選手來舉重量級槓鈴,選手不被壓扁才怪…所謂「有環境的壓迫才能訓練出抗壓能力」這種說法,也許只是一個迷思。
許龍杰
不少家長帶到子女遊行,一同爭取學童發展權,希望小朋友可愉快成長。(何寶儀攝)

最近接二連三有學童自殺,輿論譁然。

各種評論紛陳,最常見兩種相反的論調:

「香港的教育制度如此變態扭曲,TSA、DSE樣樣齊,功課做到夜深,怪獸家長為小朋友報十樣八樣興趣班,爭入名校蠃在起跑線,社會價值觀崇尚名利,只重競爭,學生壓力爆煲,那有不自殺之理?」

──歸根究底,都是社會的錯。

「以前的年代,社會資源缺乏,學生連一張像樣的書桌也沒有;學位不足,上大學的競爭更殘酷;小朋友更沒有條件上甚麼興趣班遊學團,但正正是環境的壓迫,才訓練出小朋友的抗壓能力。」

──原來只是個人問題,小朋友都被寵壞了。

將年輕人自殺問題黑白二分,簡單歸因為「外因」和「內因」,然後各人選定一個立場,互相爭辯得面紅耳熱──這是網上評論的日常,但都流於片面。

假如將學生的壓力問題,用舉重作比喻,大家也許更易明白。舉重比賽,重磅的人較大力,是常識吧,所以要分輕量級、中量級、重量級。同一個槓鈴,重量級選手舉起來輕而易舉,但硬是要一位輕量級選手來舉重量級槓鈴,選手不被壓扁才怪!至於責任在於選手太輕,還是槓鈴太重?真是爭辯一萬年,也不會有結果。

情緒病爆發 並非單一因素

情緒病是源於「輕量級選手舉重量級槓鈴」,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壓力-脆弱模式」(Stress-Vulnerability Model)。意思是,每一宗情緒病,背後都是外在壓力(外因)與內在脆弱性(內因)互動的結果,並非單一因素可以完全解釋。

假設一位年輕的中學生,家族中多人患有情緒病,那他已經有一定程度由基因帶來的生理脆弱性(Biological vulnerability)。之後假如他的童年充滿不幸,家暴、父母離異、照顧者的負面情緒,都令他性格上變得抑鬱、焦慮、缺乏安全感,思想模式傾向逃避、退縮、畏懼,這就是由成長帶來的心理和性格脆弱性(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這些各種各樣的脆弱性因素(Vulnerability factors),在風平浪靜時只是潛伏著不顯露,外人也許未能輕易察覺。但當出現一次偶然的考試失敗,外在的壓力(Stress)觸發了情緒病的出現,假如得不到適當處理,情況一發不可收拾,悲劇才會發生。

不少學校的家課和校內測考都按TSA題型出題。(資料圖片)

壓力愈大 抗壓能力愈強?

所謂「有環境的壓迫才能訓練出抗壓能力」這種說法,也許只是一個迷思。有環境的壓迫,也要加上有正確的應對策略(Coping strategies),才能培養出持久的抗壓能力。單純在外面加壓,也許激發不了潛能,卻刺激了內在的脆弱因素,得不償失。

也有很多旁門左道的方法,可以減輕學業壓力而不用自殺(例如逃學、反叛師長、沉迷電腦遊戲),但當學生出現這些行為,學校和家長就只會更嚴厲地對待學生,令學生的心理壓力更沉重。理論上,最正確的抗壓辦法是problem-solving,但前提是面對的問題有被解決的可能性。當學生是因為智商(IQ)、讀寫能力、專注力、家庭衝突等難以逆轉的原因而令成績跟不上,試問一味怪責學生懶惰,又是否能夠解決問題?

最好就是將所有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都標籤為抑鬱症,然後全部處方抗抑鬱藥,也就一了百了。但除了將一個複雜問題醫療化(Medicalization),可不可以嘗試徹底檢視今時今日整個教育制度,究竟施加在學生身上的課業壓力,是否在同學的承受能力範圍之內?個別脆弱性因素較多的學生,有沒有現行機制可以儘早識別出來,進行早期干預,並給予課業上的調適(即類似現時SEN學生的做法)?

讓輕量級的選手,舉輕量級的槓鈴;到他訓練自己成為了重量級選手,才讓他挑戰重量級的比賽。因材施教,也因材施壓,才是治本之道。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