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香港睇戲勁貴 只因土地問題?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美世(Mercer)公布年度《環球生活成本指數調查》,報告顯示香港的電影戲票的價格位列全球第五貴,平均價格為14.18美元(約 111.14港元)。也許有人認為,香港租金高昂,無可避免地令戲票價格高企。然而,相比起土地問題,政府袖手旁觀、欠缺規劃,無視戲院生死,似乎才是問題的本因。

影院將設4個影廳,共約500個座位,相信都滿足到茘枝角居民需要。(新戲院概念圖)

每逢假日,不少市民在安排消閒節目時,可能會想到進電影院看電影,但香港電影票價之高,實在令人吃不消,現時的電影票價動輒過百元一張,就算是沒有特別效果的2D電影,也可能要80、90元一張票,若兩張票再加汽水爆谷,二人消費差不多要三百元,如果一家幾口看一場電影,更是所費不菲。看電影本來是大眾化的消閒活動,為何在香港會變成如此「奢侈」?

其主要原因,是電影院數量有限,僧多粥少,電影院自然可以坐地起價。截至2016年9月,香港現存48間戲院,與高峰期的119間相比,下跌逾半。一些論者指,隨着高清影碟、網絡視頻的普及,戲院的入場觀眾人數難免減少。但事實卻非如此,現時香港影業已渡過寒冬期,自2015年起,香港的總票房已回升至20億元水平,入場人次也回升至2,717萬人,比2014年增加20.6%,就算去年就算經濟氣氛較差,總票房也達19.5億。按理而言,戲院業績上升,戲院商自然希望擴張,惟戲院商會卻表示,縱然有意擴張,也找不到地方。

香港戲院曾盛極一時 政策轉變日漸式微

覓地困難的表面因素,當然是電影院佔地面積大,地產商寧願將商場劃成更多商鋪,也不願租予電影院。就像2012年結業的時代廣場戲院在續租時,被加租20倍,也許就發展商是試圖藉加租逼使電影院離開,改劃為更多商舖出租,以增加收入。

造成這個現象,其實是政府的城市規劃出問題。在七十年代,政府「土地發展政策委員會」將戲院視為社區必備設施,並在「土地利用計劃書」指引中列明,每1,000人口須設置38個戲院座位。由於政府在規劃政策上有明確的指標,各區的戲院遂如雨後春筍,造就了70、80年代的港產片黃金時代。

然而,及至九十年代末,政府以戲院涉及商業利益為由,不再將戲院定義為文化、社區設施,戲院在失去規劃政策支持之後日漸減少,不少地產商陸續將電影院改裝成零售商舖。隨著近年觀影人數上升,電影院卻未見相應增加,求過於供,電影戲票自然水漲船高。

《星聲夢裏人》曾差點無法在香港上映,圖為電影主角愛瑪史東。

近年政策略有進步 惟遠不足夠

對於這個問題,政府也並非無所作為,早年梁振英曾提出將在合適的發展區中加入地契條款,要求發展商在部分發展項目加入戲院。在本年三月,政府即宣布,已初步物色兩幅分別位於啓德和沙田計劃出售的商業用地,在地契中規定電影院座位數目。

但是,這對於扶助香港電影發展,仍遠不足夠。政府雖然在新發展項目的地契要求發展預留電影院用地,這卻並非長遠政策,也未有如70年代般,對電影院座位、銀幕數目定立清晰的城市規劃指標。再說,現時政策只規定發展商在七年內不可更改地契,限期屆滿,發展商即可補地價改變土地用途,這令人憂慮,新建的戲院難以持續經營。

另一方面,在現時的情況下,就算電影院數字略為上升,本土電影又或題材較偏門的電影也難覓檔期。出於商業上的考量,戲院一般優先播放荷里活大片,港產片只能在較差的檔期上畫,而獨立電影、小眾電影,就更難以覓得檔期。箇中顯例,就是在去年奪得金像獎多個獎項的《星聲夢裏人》(La La Land),曾因為歌舞片的票房往績不佳,而差點未能在香港上映。

《消失的檔案》首次公開放映,政治光譜上左派或右派人物均有到場觀賞。(黎靜珊攝)

訂立戲院規劃指標 增設文康放映設施

對於香港電影院不足的問題,最直接的解決方法,自然是將電影院重新定為社區、文化設施,規定人口與銀幕的比例,保證區區有戲院。

與此同時,政府設立電影發展基金,每年均資助不少電影拍攝。近年來,香港也不乏優秀的獨立電影,例如在今年上映的《消失的檔案》便廣獲好評。

然而,由於這些電影商業價值有限,難獲戲院青睞,予其播放檔期。現時,政府在太空館、文化中心、香港電影資料館以至部分地區的大會堂等提供放映服務。政府可考慮在更多地區的大會堂安裝放映設備,播放獲政府電影發展基金資助的港產片,以相宜的票價吸引觀眾入場,既為普羅市民提供大眾化的娛樂節目,也為港產片吸納更多觀眾,助本港電影業的發展。

可以說,政府過去對於文化產業,近乎任由其「自生自滅」,以往戲院政策的失敗,造成票價高昂的問題,在在證明這思維的不足。新一屆政府即將上任,林鄭月娥曾表示會成立文化局,銳意發展文化產業。然而,就算有沒有文化局,政府都不能一味研究再研究,而是要有清晰城市規劃政策,以至文康政策上的支援,助文化產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