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完全被比下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垃圾徵費計劃在1月鬧得沸沸揚揚,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承認「很多市民不了解垃圾收費如何執行和相關細節」,無奈押後實施,並改為在4月1日起先試先行。兩個多個月一晃過去,又有多少市民了解垃圾收費如何執行和相關細節?

如果看垃圾徵費的官方網頁,時間仿佛停留了在1月。最新消息仍為「政府將於2024年8月1日實施垃圾收費」,發布日期是2024年1月22日。但4月1日就要先試先行了,14個地點也沒有在官網公布,市民基本上零感覺。

議員未必好多少。局方也是到上星期五(3月22日)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附件包括14個先試先行地點:西九龍政府合署、荃灣滿樂大廈安寧樓、柴灣連翠邨、九龍城成龍居、深水埗北河街15及17號、深水埗長沙灣道58號、大埔新達廣場、屯門卓爾廣場、新生精神康復會屯門長期護理院、屯門嘉濤耆樂苑、旺角鋿晶館、新蒲崗新光宴會廳、大家樂(金鐘海富中心分店)、大圍漢年茶餐廳。

14個地點雖說類別廣泛,有政府大樓、公營房屋、私人住宅、商場、院舍和食肆,但加起來涉及的人口肯定不到香港百分之一,試驗作用極為有限,更無從令市民逐步熟習垃圾徵費的運作。就連最有條件執行的政府處所,竟然也只得西九龍政府合署,也就是政府總部也不用參與其中,實在說不過去。這是因為局方怕混亂,所以精挑細選、萬中無一才有幸先試先行嗎?計劃明明已升級由政務司卓永興副司長協調政府跨局跨部門合作,毋庸妄自菲薄。

1月宣布押後時,局長表示會到十八個區議會解說,「未來我們一定會花更多時間更多的努力做好宣傳教育」。兩個月過去,宣傳教育做了多少?還有市民投訴最多的回收設施不足問題,局長在立法會居然表示並非只靠「綠在區區」,而全港超過2700個屋苑已設有回收桶。三色回收桶長年不為居民所使用,豈是無因?

增加智能廚餘回收箱可能已是政府做得比較積極的工作。目前看來未有多少問題,但炎夏將至,會否令市民對廚餘回收箱卻步,當局亦須及早制定對策。

垃圾徵費、鼓勵回收涉及改變市民的生活習慣,絕非簡單工作。但該做的事就得做,官員必須拿出執行能力。上星期剛完成的廿三條立法,將垃圾徵費的工作完全比下去。由大量法律工作的籌備,到鋪天蓋地的宣傳,官員進取地解說、澄清,令政府的訊息幾乎無孔不入地進到社會每一個角落。相比之下,垃圾徵費的推廣可謂高下立見。

是不能嗎?但廿三條立法能夠如此高效。是不為嗎?但局長聲稱政府有決心落實垃圾徵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