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鞋 ‧ 觀察】慈善活動惹爭議 非洲窮人需要鞋還是需要錢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捐鞋還是不捐?這是個問題。港人樂善好施,慈善活動多不勝數,正因如此,慈善機構更要時刻警惕,切勿浪費善心。隨着資訊流通,愈來愈多人有意識監察慈善活動,關注善舉能否有效助人,近來的「捐鞋爭議」即為一例。

近日,明愛九龍社區中心與香港喇沙會於是接手舉辦捐鞋活動,在10月23日至11月3日收集鞋履,對象是喀麥隆的居民。非洲居民每日赤足出行,容易感染沙蚤病,導致皮膚潰爛及併發症,故機構發動捐鞋行動,讓他們放心行走。

活動當中有6個接受公眾捐贈的收集點。(明愛九龍社區中心fb圖片)

捐鞋行為早有爭議 當地人能否受益成疑

活動宣傳甫開始,網民迅即質疑行動的動機和預期效果,其主要質疑有三:一、直接捐衣履到非洲會打擊當地製造和零售業,減少開創的職位,以至發展經濟;二、比起藥物,鞋並非當地人最需要的生活品,遑論真正改善生活;三、團體大費周章,目標卻只是 6,000 對鞋,倒不如直接在當地購買,負責人回應是鼓勵港人環保及惜物,批評者直斥行動流於施捨。

事實上,非洲不少國家也生產鞋款,即使在喀麥隆難找到廠家,團體也可以在尼日利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進貨,不用由香港遠程運送。在慈善消費主義下,得益的是企業老闆,用善事的光環謀利,消費者也因為購物而「自我感覺良好」。

不少網民也引用世界鞋店品牌 TOMS Shoes 的例子,指出「賣一給一」的捐鞋模式沒有幫助當地人。TOMS Shoes 縱然願意負上一定社會責任,但「賣一給一」行銷模式不脫商業色彩,甚至廣受批評。

TOMS Shoes 畢竟不能放棄以捐助起家的品牌形象,其事後也進行研究,發現捐鞋並沒有嚴重打擊當地造鞋業,但該份研究也揭示,受助者會穿捐助的鞋,但缺鞋、健康狀況、上學出席率等沒有顯著改善,而且,有更多兒童認為其他人應該滿足家庭需要,表示更加依賴資助。TOMS Shoes對送鞋政策作出一定修正,包括在發展中國家設立鞋廠並在當地銷售;並改變捐助方式,如跟學校合作,把贈鞋變成上學的獎品;又開展眼鏡賣一給一,修築水管等新計劃。

固然,現時明愛舉辦的捐鞋行動反應頗佳,收集行動開展了數天,已經收到數千對鞋,鞋履的價值似乎可以超過運送費用。然而,就連TOMS Shoes這樣的牟利機構也對捐贈行動有所反思,前例亦班班可考,慈善機構就舉辦的活動就更不應流於表面。香港今次捐鞋爭議,TOMS Shoes 和過往一些例子證明,做好事不一定把事做好,捐鞋未必改善沒有鞋子的人的身心,要視乎受贈者的社會經濟處境。

的確,有企業一開始就相信就業才能徹底改善當地人生活。Oliberte 鞋廠在非洲落戶,並致力提高質素,2012年起獲 B 型企業(B Corp)認證,成功以牟利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及環境問題,以共利的永續經營為目標。因此,單純辦捐鞋行動,籌辦團體必須證明,鞋子比其他物品更值得徵集,而且值得飄洋過海運送。

國際救助捐錢還是捐物資 難一概而論

論及國際救助,總會遇到一個問題:究竟捐錢還是捐物資較有效?放在是次爭議,就是捐鞋還是捐錢好?我們難以一概而論。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天災導致地方糧食或者物品短缺,長期受通脹困擾,又或者地理位置難以從鄰近地區補給,捐物資較捐錢有效。救援組織需要密切監察資源調配,避免物資不符合當地需要或者過期,得物無所用。

即使要捐,也可以選擇較接近的受助群體。在國際非牟利組織任職十多年的台灣人褚士瑩,反對 TOMS Shoes 的「賣一給一」模式,反對捐衣給非洲人,但可以捐冬衣給在海上工作台灣漁民外勞。

逃走到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在雨中等待派發救援物資。(路透社)

如果當地居民有資源可以維持基本生存,鄰近地區可以輕易補貼物資,物品價值本身不高,或者當地基建受阻,難以跨國運送物資,那可以考慮現金支援。由國際或者當地志願團體購買物資,或者分發現金給受助人,有時會更有效。在 2015 年尼泊爾大地震後,有一段時間,大型運輸機不能降落該國唯一的國際機場,因為跑道不勝負荷,阻礙救援進度。另外,有研究指出,當地人接受金錢資助後,可以看病,透過小生意賺錢,兒童能交學費,有助脫貧。受助者亂花錢的情況,並非如一般人所想普遍。

很多人會擔心,捐款會容易導致發展中國家官員中飽私囊,或者給救援組織的行政費用花掉,窮人災民真正到手只有很少,因而贊同捐物資。慈善機構要嚴肅看待這個問題,阻止流入官員口袋,帳目要透明,確保捐款不亂花,辦不好就會摧毀捐助者的信任。那邊廂,捐助者要同時改變心態,行政費是必不可少一部份,不能強求捐款能百分百流進受助者。不論如何捐獻,機構也需要匯報成效,向捐助人交代、負責。

因勢利導 反思如何有效行善

捐鞋行動完結,不表示爭議結束。一天物質匱乏存在,一天各地政府未能解決貧窮問題,捐獻仍是處理方法之一。是故,慈善機構必須回答如何捐獻才有影響力,會否出現反效果,選擇捐錢還是捐物資。既然捐模規模得以擴大,機構更值得花資源評估分析行動效果。大部份人信任慈善機構,不會過問其工作,但面對今次捐鞋行動成效的質疑,舉辦團體不妨多作解釋,既為釋疑,社會也可趁機反思如何「把好事做對」。

更根本的是,慈善機構必須要讓捐鞋者反思非洲貧窮的本因,為什麼香港人能夠浪擲金錢買鞋,非洲人民卻要赤腳行走?為什麼全世界的資源分配會如此不公?香港人又應該負上什麼責任?若然慈善機構只求讓捐鞋者自我感覺良好,活動最終只會淪為現代版的贖罪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