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不過塘不加薪 企業為何迫人跳槽?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來到年底,打工仔女關心加薪幅度乃人之常情。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預測,來年企業加薪幅度只有3%左右,打工仔難以分享到經濟成果。僱主必須考慮提供合理的加薪幅度,至少需讓打工仔女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但在自由市場的運作下,企業願加薪多少,都是所謂「商業考慮」,打工仔卻只能被迫接受。

轉職者加薪幅度遠高於留守者,證實了魚不過塘不肥的道理。(視覺中國)

此調查也證實了魚不過塘不肥的道理,調查顯示,轉職者的加薪竟達10-15%。可以說,員工之所以能夠轉職加薪,基於該員工的價值不止於原來的薪金,也就是說,原來的公司低估了該名員工的價值、能力,導致人才流失。尤其是公司負責培訓員工,自然有責任把人才留住,防止員工被同業對手搶去,不然就是白白浪費培訓資源、為他人作嫁衣裳了。

近年香港經濟發展良好,據政府最新預測,今年經濟按年實質增長率為3.7%,連續四季經濟按年實質增長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增長率。經濟前景向好,此為一眾打工仔有份創造的勞動成果,企業理應和員工共同分享。

向上司提出加薪是一門需要技巧的學問。(istock)

另一方面,香港失業率近年一直處於低位,最新數字約3%,達全民就業的水平。在部分行業不時出現勞工短缺的狀況下,打工仔女理應不愁轉工,企業要留住人才,加薪是其中一個主要方法。職工盟就曾指出,政府估計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將上升2.2%,因此來年合理加薪幅度,在扣除物價上脹和加回經濟成果的數字後,理應至少有6%。

最令打工仔女氣憤的,就是過去每當香港經濟衰退,如九八年金融風暴、零三年沙士等,大企業與人力資源機構紛紛走出來,呼籲員工「共渡時艱」齊齊減薪,甚或停薪留職,否則公司將會因經濟不景、生意不佳而出現倒閉潮,最後員工只好就範。但經濟蓬勃向上,公司年年賺大錢之時,卻指公司需保留實力發展擴充,就算加人工也只加得百分之三,甚至有些公司將薪金放於花紅部分減低加幅,不肯分享經濟成果,那叫打工仔女如何會對公司忠誠?

職工盟建議明年加薪幅度不應低於6%。(陳淑霞攝)

薪金是員工考慮是是否留任的其中一個因素,工作帶來的滿足感、其他福利待遇、公司文化等也十分重要。可是,香港工時之長達全球之冠,去年已有調查顯示,香港打工仔一星期平均工作50小時,工時長自然犧牲了生活其他方面的時間,超時工作更未必有補水,薪金水平更反映工作得不到公司的肯定,轉投其他企業也是合理的事。港人工時長,超時工作成為「常態」,難以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若企業只把員工視為機器上的齒輪,最終只會導致人才流失。

對於很多基層工種而言,加薪只是改善待遇的其中一步,長遠而言,商界不應抗拒標準工時等勞福政策,更要建立友善的企業文化才能留住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