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社會主義巨嬰須及早長大 勿在國外丟臉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白紙添上一小黑點,不但質變了,予人的觀感也會徹底改變。近年來,中國每年外遊人次均逾億,「樹大有枯枝」,當中難免有部分素養較低的遊客。他們雖然只是整體旅客中的極少數,卻是會塗污國家形象的小黑點。中國要向外展現睦鄰友善,不可忽視這些小黑點的破壞性。

伊朗首都德黑蘭機場因暴雪關閉,遭滯留的中國乘客高喊「中國」,疑似逼迫飛機起飛。(片段截圖)

上月底,伊朗首都德黑蘭機場因暴雪關閉,部分中國旅客因為不滿被迫滯留而圍着機場人員高呼「中國」。影片傳出後,有人指旅客是「逼迫飛機起飛」,有網民直斥他們是「社會主義巨嬰」,人民日報旗下海外網更刊登評論文章,直斥旅客出遊在外不要動輒患上受迫害妄想症,覺得人家在歧視中國人,情緒化行為不但是勢利的愛國主義,更會抹黑中國人形象。

「醜聞」爆出後,《環球時報》採訪了滯留旅客及當地中國使館,指旅客是在使館協助下解決住宿問題,才因為「覺得在異國他鄉被祖國惦念很開心」,才有人喊了「中國」,沒有逼迫飛機起飛。《環球時報》說法準確與否,只有當時人才清楚,但國內民眾對這批旅客的抨擊,則是事出有因。

事實上,這已是近日來第三宗「社會主義巨嬰」大鬧國外機場事件。其中,捷星航空在上月24日,因天氣惡劣延遲一班東京成田飛往上海浦東的班機24小時,引發175名中國旅客不滿。「巨嬰」們在機場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甚至與維持治安的警員爆發衝擊。這種種拙劣、丟臉的行為,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實在難怪網民或評論員會急着為德黑蘭的事件定性。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麻煩客人,台灣人對這些長不大的孩子,甚至有專門的稱呼——「漚客」(一般寫作奧客)。漚客行為惡劣,自大心理過份作祟,甚至自視為上帝。自千禧年來,經濟物質條件急速發展,中國人大規模外遊,但公民的整體文化素養卻沒有追上,就難免為世界各地「輸出」漚客,也間接或直接影響中國國家形象。

近年來,官媒已多次發文批評漚客行為,如《人民日報》的〈旅遊別把「臉」丟了〉、《光明日報》的〈走出國門,你代表中國形象〉、〈誰來為旅遊中的不文明行為買單?〉、《工人日報》的〈文明旅遊素養何以提升〉等。官方、民間多次強調,遊客在外,就是「代表全中國的人」,要注重文明外遊;但呼籲終歸呼籲,鬧劇還是一再發生。

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並不少見,日本與韓國在經濟急速起飛的時期,日韓旅客同樣為世界帶來煩惱——香港旅客多要求、難服侍同樣是「世界聞名」。只要經歷一段時間,文化素養追上物質發展,「社會主義巨嬰」也終會有長大的一日。漚客雖然不會完全消失,但必然會進一步減少。

不過,漚客的存在既然在可見將來仍然會影響國家形象,「靜待其變」就不是理想選項。更甚的是,這個世界上存在部分人,樂見中國漚客在世界各處若是生非,進而利用他們自大與自卑「深度結合」的矛盾心理炒鬧新聞。針對這樣的格局,要如何標本兼治,令漚客新聞處於社會關注的邊陲、而非輿論熱議的中心,政府有其角色。所謂處於邊陲,簡單地說就是令新聞不致過份炒熱、甚至被部分人利用作上綱上線的材料。當然,漚客事件得以發酵,最大責任就在漚客自身,如何有效整治漚客,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本。

早在2006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與國家旅遊局已頒布《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提醒公民克服旅遊陋習,倡導文明旅遊。全國不同機構、個人不斷呼籲旅遊惡習該剎剎了下,中國遊客在外表現着實改善不少。國家旅遊局去年初發布的《2016中國遊客文明形象年度報告》,即指出受訪外國民眾普遍認同中國遊客質素有所提升。然而,報告亦指出「教」的不足,大聲喧嘩、不排隊、不尊重風俗等問題仍然嚴重。

既然教不足倚,就須以法相輔。因應輿論壓力與實質需要,國家旅遊局在2015年依據《旅遊法》及中央文明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文明旅遊工作的意見》推出《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規管包括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文物或設施、違反風俗一系列行為,制定保存一至兩年的「黑名單」。然而,黑名單制度不論在執行上、還是阻嚇力上,都起不到顯著作用,就算真的捉到人,一般只罰款200元以下,或單純予以警告。

「教不嚴、法不厲」下,中國的漚客行為,恐怕難在一時三刻內顯著改變。新華社旗下新華網昨日轉貼發文,其中直指「機場不需要戰狼式愛國」,引述使館要求旅客在外必須保持理性。但可以預期,只要不顯著改動現行監管方式,加強阻嚇力,同時更注重宣傳教育,恐怕終難抹走這些白紙上的小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