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港府勿故步自封 「需要香港」非讚賞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日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中發言,講話中除了肯定香港對內地經濟發展的戰略地位外,還向港府提出四點期望,寄語香港在積極融入內地的經濟戰略建設上,應探索發展新路向。雖然張德江在會上強調「國家發展始終需要香港」,但回望本港目前的經濟結構和創新科技發展,實在未敢樂觀。港府亦不應再故步自封,死抱着過往廿年來所謂的「專業服務優勢」,作為融入「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的戰略部署和角色定位。反而,港府應好好反思當前經濟結構不足之處, 才能真正把握內地發展機遇,重塑本港經濟結構,這才能真正惠及港人。

林鄭月娥發言時提到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提出對港的四個希望,而其中一個就是希望香港能弘揚絲路精神促進人文交流。(李澤彤攝)

張德江在會上致辭時提及的四點期望,包括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與內地合力提升優勢互補效應、增強創新意識及積極促進人文交流。這些戰略上的建議,全都反映出目前香港經濟不足之處。可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卻以老調重彈的態度,強調本港的強項(即專業服務和「獨有地位」)能配合國家所須,又認為能協助國企「走出去」已是一條「康莊大道」。不過,從港府的回應可見,特區政府仍然錯誤對焦「期望」的含意,亦未看清香港經濟發展的樽頸問題,滿腦子都是如何「配合」國家發展,而不是「藉機」提升本港經濟的自主性,達致產業多元化,以提升經濟競爭力。

港府在回應內地一帶一路發展上,其戰略定位不應續停留在「中間人」的定位。前特首梁振英把香港定位為「超級聯絡人」的角色,意即作為連接內地與環球巿場的橋樑,一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也為內地城市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此舉表面上能鞏固本港在專業服務上的行業優勢,但同時也使本港更依賴傳統支柱產業,忽略經濟轉型的必要性。長此下去,本港的競爭力肯定會逐步被內地城市迎頭趕上。

張德江提及的「創新意識」正正是本港經濟活力不足之處。雖說本港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中,在宜居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指數仍在294個城市中排名首位,但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已經落後於深圳,排名第二,可見本港的經濟競爭力已今非昔比。

倪鵬飛稱,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惟未充分發揮。(高仲明攝)

港府雖在2009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其中一項為創新科技產業),但從產業增加價值和總就業人數來說,其發展仍是寸步不前。除了「數碼港」計劃被批為「地產項目」外,其他資助計劃如「創新科技基金」、「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及「創業培育計劃」等政策仍是欠缺力度和清晰的行業規劃藍圖,間接令本地創科行業逐步被世界其他城市拋離。

反觀,深圳當局在重點產業的發展上顯得比港府更積極進取。自1991年國務院推出「高新區科技園」的戰略概念開始,中央及深圳當局就開始提出整體布局,重點扶持創科產業。目前,科技園雖只佔深圳不足十分之一的面積,但過往廿多年間的GDP倍增35倍,貢獻超過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兩者相比下,更能反映出本港在長遠經濟規劃上有欠周詳計劃和進取性。

事實上,本港不只是創新能力逐步被深圳拋離,另一支柱貿易及物流業,亦慢慢被內地港口,如上海港、深圳港、寧波舟山港和廣州港追上,令人不禁反問,本港除了法制和專業服務的優勢外,仍有甚麼值得我們引以自豪之處?

97年回歸時,香港GDP佔全國產值約18%,但本港在過去廿年,因製造業空洞化、過度依賴服務業和失去比較優勢等因素驅使下,目前的GDP僅佔全國不足3%。不論在看待「一帶一路」還是「大灣區」的建設上,港府亦不應再自我矮化,不斷強調配合國家發展而忽視本港經濟轉型的逼切性。

在配合國家的經濟戰略發展時,港府也需要藉機開拓沿路的潛在市場,認真看待本港產業結構轉型的問題,而不是沿用過往廿年的思維,以專業服務優勢作招徠,這才能真正顧及本港長遠的經濟發展。故此,港府實在不應視該講話為香港對內地經濟重要性的嘉許,而是一個「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