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民營火箭成功升空 民企實現太空夢 港科研可支援基礎技術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嫦娥四號任務的通訊衛星「鵲橋」號於本周一(21日)清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不過,科技日新月異,航天科技發展亦不只是大國的「玩意」,近年有不少民間企業紛紛開拓航天科技領域,如在上周四(17日),中國首枚民營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於中國西北部的發射場升空,是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里程碑。須知,外國早有民間企業投入航天科技研發,雖然現時香港未有成熟的技術製造航天設備,但卻能在研究基礎技術方面發揮作用,改善航天設備的運作效率。

5月21日5時28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

軍民合作打開民企上太空之門

「重慶兩江之星」是由成立僅三年的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下稱零壹空間)研發,零壹空間也是中國第一間擁有「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火箭研製核心技術之一)的民間企業。

零壹空間獲聯想之星、招商局、內地投資機構 Star VC注資,而Star VC 是由「娛樂圈投資一哥」任泉、李冰冰、黃曉明和章子怡斥資組成。任泉表示,有120名明星留言支持「重慶兩江之星」升空。

+3

近年,中國提出國家軍民融合政策,開放航天領域市場,將1000公里以下的近地軌道開放予民間使用。推動軍民合作正正是世界的潮流,俄羅斯在2016年起開始推動軍工企業轉投生產軍民兩用的高科技產品;美國為推動「軍民兼顧」,考慮讓掌握全球最強軍事力量的五角大樓與矽谷合作,令國防技術與民用科技可以結合發展,將軍用技術相對民用科技的優勢收窄。

各國發射各種功能的人造衛星上太空,現時已是十分普遍。圖為SpaceX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共攜帶10顆通訊衛星。(VCG)

事實上,除了零壹空間外,早已有外國企業投身航天科技領域,例如美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特斯拉(Tesla),由於研發太空科技比一般創新科技更「燒錢」,SpaceX創辦人馬斯克更因此一度陷入破產危機;而且研發航天科技所需的技術較高、時間較長,因此他們都要靠美國太空總署(NASA)開出的商業合同資助,才可以繼續研發工作。可見,民企要發展航天科技不易,單靠軍民融合政策的支持不夠,還需長期的財政支援,例如天津上星期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一項支持政策就是設立專項基金以支援軍民融合發展。

香港可主攻基礎技術支援航天發展

香港創科發展一直為人詬病,製造火箭、發展航天科技似乎對香港而言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誠然,中國民企發展商業航天科技也只在起步的階段,「重慶兩江之星」還未能衝出大氣層。雖然香港未有成熟的技術自行製造一枚火航、人造衛星,但若要參與航天科技發展亦不難。

香港的基礎技術漸勢成熟,特別是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是電腦和通信設備用於獲取、儲存、傳輸文字/圖像/聲音信息/數據的技術。信息基礎技術基本上是任何新科技的「必需品」,凡須要通訊、發放和接收訊息等的科技都用得上,包括航天科技設備,因此,掌握了信息基礎技術等於擁有打開新科技大門的鑰匙。

以最近中大研發出來的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技術為例:

傳統的網絡編碼涉及繁複的運算方法,當信息經過一個無線鏈路(如路由器,Router),數據會損耗及流失,最常見的就是在網上看視頻時,出現「起格」(畫面不流暢)或延遲情況,正因數據丟包 (Packet loss) 造成。BATS code透過簡化編碼和解碼程序,解決了數據流失的問題,提升56%的傳輸速率及減少29%的整體數據流失。

BATS code可應用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霧運算(Fog Computing),以及改善水底、人造衛星以至災區的數據傳輸。換言之,BATS code其實也可以應用於航天科技領域,BATS Code的研究團隊已經聯同北京航天科技單位將BATS code應用於衛星通訊上。

中大卓敏信息工程學講座教授、網絡編碼研究所聯席主任楊偉豪教授正申請將其研發的分批稀疏編碼納入為國際通信標準。楊教授的團隊正與各地電子基建供應商接洽,磋商在智慧燈柱、通訊、物聯網等方面應用。(相片由中大提供)

一直以來,香港在信息技術發展上取得優勢。在九十年化初,香港是首個把電話網絡數碼化的城市,也是首個推出多媒體信息服務(MMS)的亞洲地區,由此可見,香港信息技術不比其他已發展的經濟體低;加上香港有不少有關信息技術的人才培訓,包括不同的學士、碩士學位課程,提供了研究基礎。不過,在信息技術市場中,競爭愈來愈大,要在市場生存,就必須不斷研發出新技術,並擴闊技術的應用層面,而航天科技的市場隨着各地政府的「軍民融合」政策日益壯大,相信是個出路。屆時,香港也能在航天科技發展的熱潮中佔一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