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再臨 老舊學校堪憂 校舍分配政策須檢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每逢雨季來臨,老舊校舍不時出現滲水問題,只是政府未有完善的重置校舍政策,以致問題反覆出現。林鄭月娥上任後,市民一度期望她會檢討政策,政府對此卻少有作出針對措施。舊校舍問題耽擱持久,治本之道在於增建校舍,並改革校舍分配政策,政府應從善如流,盡快修正問題。

政府於2017年推動「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鼓勵學校開放體育設施,以紓緩社區體育場地不足的問題。(吳鍾坤攝)
+8

香港現時尚有近百間低於標準校舍,當中一些火柴盒校舍的問題尤為嚴重。火柴盒校舍樓齡可達50年,其面積細小,學生的活動空間不足,由於建築老化,更出現漏水、混凝土剝落等問題,危及學生。梁振英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曾經提出改善老舊校舍,撥款維修,只是建築老化問題,根本難以靠維修解決。

目前約有 900所公營學校的校舍分別在不同時期按照當時的建校標準興建。外形方正的火柴盒式校舍在 1960年 代 中期至1980年間於公共屋邨興建,用作小學校舍。與新建校舍及現今標準相比,這些校舍被視為低於標準的校舍。(資料來源:立法會)

混凝土剝落在部分學校時有發生(圖片取自葉建源議員撰寫的《改善「低標準校舍」刻不容緩》報告)

平情而論,政府近年曾重置部分老舊校舍,本年一月,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在東京街興建一個新校舍,重置白田天主教小學。此外,觀乎去年的校舍分配結果,有兩間火柴盒學校獲分配重置。然而,校舍的分配制度仍有不足之處,有待檢討。

去年5月葉建源曾在立法會就校舍重置提,時任署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強調,學校可以向由官方及非官方組成的校舍分配委員會提交建議書,又稱現有校址面積少於3,000平方米、校舍樓齡逾30年,而又未能受惠或只有限度受惠於學校改善工程的學校,其申請值得慎重考慮。但又表示委員會會考慮一籃子因素,才以公平的方式分配校舍。

分配校舍準則:
(1) 抱負及使命;
(2) 管理與組織;
(3) 學與教;
(4) 校風及學生支援;
(5) 學生表現目標;及
(6) 自我評估指標。

委員會重置校舍的政策是否「公平」,實屬見仁見智。假設委員會秉公評核學校的辦學質素,但問題在於校舍的質素與教學質素、收生水平息息相關,一些使用老舊校舍的學校先天上已然落後其他學校,委員會以質素而非實際需要來分配校舍,並不公道。

退一步說,就算學校真的表現欠佳,這只是辦學團體的問題,學生不應成為代罪羔羊。政府訂立學校的規劃標準、準則,並且適時更新,原因是校舍須隨教育理念而改變,如今政府要一些學生在不合標準校舍上學,是剝削了他們的學習權利。

有學校曾發生風扇下墜(圖片取自葉建源議員撰寫的《改善「低標準校舍」刻不容緩》報告)

現行的重置校舍政策,難言是對政下藥。隨着時代改變,校舍與時並進實屬必須,除了火柴盒校舍外,在可見將來仍會出現新一批需要搬遷的校舍,政府必須有清晰政策,助校舍更新、重置。

近日,林鄭月娥出席教育活動時,曾提及她在教育範疇是一個「學生」,需要學習,這種虛心的態度實在可嘉。老舊校舍問題遲未解決,相關學校、政界人士早已指出問題所在,政府應聽從各界意見,盡快處理問題。其一,政府須要訂立時間表,按實際需要安排分配次序,為重置低於標準校舍作出規劃。其二,政府須要改革校舍分配制度,將新建校舍、重置校舍的申請分開,讓有實際需要的學校,可以適時得到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