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欠缺文化政策 康文署沒有「理想」 文化局須提上議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今年書展剛落下帷幕,那邊廂,已有不少人質疑為何書展的主辦方是貿發局。書展閉幕的前一天,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從書展入題,指出閱讀應該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他更指,如果政府可以盡快落實設立「文化局」,類似書展這樣的大型閱讀活動便可以不受貿發局主導。書展質素每況愈下,大眾難免牢騷滿腹。事實上,田議員的提議也是坊間不少人的想法。閱讀風氣只是折射了香港文化生態的其中一面,「文化沙漠」的負面標籤之下,香港長期欠缺一個宏觀的文化政策才是更根本的問題。文化局的成立涉及政府架構改動,將文化事務上升到一個政策局的高度,不僅能釋出現屆政府改善現狀、與文化界修復關係的誠意,而且可以帶動民間重新去描繪香港的文化想象及圖景。

這些小巴牌,不知不覺間成為了香港獨有文化。

早於2012年,前任特首梁振英力推「五司十四局」改組方案,當中便包括增設文化局這一選項;然而,當年的文化局局長熱門人選許曉暉女士備受爭議,文化局的角色更是早早地被認定為香港「中宣部」,最終,文化局隨着改組方案遭泛民議員拉布擱置而一併消失。來到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林鄭和曾俊華兩位特首候選人皆提及增設文化局。林鄭當選之後的第一份政綱仍提到政府會對政府架構重組進一步聆聽各界意見,然而,林鄭在本月初已經表明尚未有重整運房局的時間表,而增設文化局在民生議題的重壓之下,更是被擱置一旁。

在現有的政府架構中,職能與文化局最相似的該屬民政事務局。1999年,時任特首董建華解散兩個市政局,將原本負責文化體育和廣播的文康廣播科拆散,文化體育遂歸入民政事務局管轄;爾後,2000年又成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負責日常的執行工作。然而,康文署甚或民政事務局對自己的定位及角色實在不能與其他地區的文化局相提並論。翻看康文署的網頁,其理想這樣寫到:「我們竭誠提供優質文康服務,以配合香港發展為世界級大都會及盛事之都。」康文署將文化及康樂兩者混為一談,這樣的處理方式已經被本地文化界批評多年。在簡短的兩句闡釋當中,康文署的短板已經顯露無遺。更有甚者,康文署所羅列的信念——「以客為上、質素至上、創意無限、專業精神、講求成效、成本效益、精益求精」,幾乎看不到任何與文化政策有關的跡象。再退一步,假定民政事務局就是香港的文化局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先生有足夠的相關資歷及文化視野去帶領香港更進一步嗎?這一問題,相信社會大眾自有判斷。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康文署署展李美嫦等,今(25日)出席太空館新展廳開幕典禮。

因為缺乏長遠的文化政策及視野,香港的流行文化影響力已經在走下坡。曾幾何時,香港的流行文化自由活潑,影響所及遍佈東亞及東南亞;然而,今天聽到更多的卻是「香港電影已死」、「香港音樂已死」這樣垂頭喪氣的聲音。南韓、大中華地區曾經都是喝香港的「文化奶水」長大的,但今日,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相反,香港的哈日風潮盛行,而「韓流」更是吹及全世界。

韓流能夠壯大,與南韓政府及文化局的支持有莫大關係。20年前,南韓身陷於亞洲金融危機當中,在百業蕭條的情況底下,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的戰略口號,更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發展韓國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2001年,南韓政府更專門設立了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門機構:文化振興院。多年的經營也終現成果,據估算,於2015年,韓流直接和間接帶動出口約70億3000萬美元左右,數字相當可觀。

+6

韓國的例子不僅說明文化是盤「好生意」,而且文化的培養及建設更大大提升了韓國的軟實力及國際形象。香港常自詡為「國際城市」,卻長期缺乏一個文化政策及對文化事業的尊重及考量,份屬可惜。

當然,文化所指涉的範疇絕不止於產業。文化產業是果,只有政府先為「文化」正名,為社會提出一個文化政策及文化的願景,文化才會真正地開花結果,潤澤社會。台灣文化部首任部長龍應台曾經這樣寫到:「(文化政策)是一套整合的機制,以文化為核心思維,以這個思維去檢驗政府這個機器,檢驗它本身的結構是否符合文化的發展所需,檢驗其他的齒輪是否配合文化的發展,檢驗機器運轉的方向是不是一個文化所能認可的方向。」

龍應台

香港的政策制定一直欠缺文化的考量,箇中原因固然複雜,然而,長期對文化的輕視及文化局的缺席肯定脫不了關係。將文化局上升為政策局的高度,局方才能名正言順地釐訂一套具有文化視野與願景的宏觀文化政策,而文化界別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分配,擺脫長期捉襟見肘的窘態。誠然,一個文化局當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文化局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讓社會大眾感受到政府對文化的尊重,從而,一代代文化人才不會紛紛出走香港,或者被扼殺在搖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