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終有選擇? 「安老院舍晚期醫護計劃」只是開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每日,醫院內均有長者在插喉、電擊、手術等各種侵入式搶救造成的痛苦中離世。當人生走到最後一段,有沒有其他選擇?
現時,香港現時有8.5%老人家住在約900多間安老院舍,院舍提供臨終照顧的需求愈見顯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和香港大學(港大)於2015年的調查顯示,近半院友或其家人曾提出要求臨終照顧或支援服務。醫管局近年推出的晚期醫護服務能否滿足需求?

預設晚期醫護服務 自主臨終計劃

醫管局於2009年展開「晚晴照顧先導計劃」,與安老院舍合作,鼓勵院舍長者及其家屬預先設定照顧計劃,盡量讓長者留在熟悉的安老院環境,直至病情惡化為止,按長者及其家屬商討的護理意願,制訂「預設醫療照顧計劃」,根據病人意願擬定臨終的醫療安排,例如,是否接受心肺復甦術、鼻胃管餵飼、靜脈或皮下輸液、抗生素治療及呼吸器等,病人亦可選擇在安老院入住至臨終階段,醫護每周探訪,如非必要不送急症室,病情轉差時才送到醫院,醫院設有臨終病床,家屬可24小時陪伴,院方會提供針對性紓緩治療,減輕病人痛楚,讓他們有尊嚴地離開世界。

2015年,計劃恒常化並改名為「安老院舍晚期醫護計劃」,服務現時只限安院舍長者參與,去年擴展至全港七個醫院聯網,至今共有約500名長者加入計劃,而目前正跟進約180名長者及其照顧者。

 

+2

提早計劃準備 減輕各方壓力

現時安樂死在社會上仍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計劃鼓勵安樂死,但其實臨終計劃與安樂死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安老院舍晚期醫護計劃」只為患有嚴重及不可逆轉疾病的年老患者,跟從患者及家屬的預立醫囑提供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折騰,非晚期階段的長者,院方會轉介他們往常規外展服務跟進。新界西醫院聯網老人科顧問醫生歐陽東偉指,「醫療指示」並不會刻意加速或減慢長者死亡的過程。

每人都應有自主人生的權利,臨終的醫療決定亦不應例外。醫管局的計劃保障長者的自主權及尊嚴,讓他們在意識清醒時做好準備,決定病情惡化時他想接受或不想接受哪些治療,亦可讓他們選擇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走完最後一程,減少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令長者的意願受到尊重,能自由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晚期醫護服務由醫管局轄下醫院與安老院舍合作,盡量讓病人在熟悉的安老院療養至最後一刻。(醫管局提供圖片)

另外,有評論認為提早安排臨終亦可紓緩目前急症室面對的壓力,減少參加者經急症室入院的次數。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內科部門主管陸嘉熙醫生指,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的病人中,約五分一來自安老院舍,同時每年約一成居於安老院舍的長者離世。通過「安老院舍晚期醫護計劃」,長者不必因反覆的病情,於安老院及醫院之間頻繁出入急症室,新界西聯網顧問護師(社區醫療)李雯敏稱,當長者入院時安老院會帶備一份文件,急症室識別後就能盡快將病人送上病房,並會根據其過往病歷紀錄,減省不必要醫療行政程序,同時減少長者折騰。

再者,計劃可減輕照顧者壓力。以往家屬為了盡力搶救患病的長者,讓他們在急症室接受侵入性治療,但對患有嚴重及不可逆轉疾病的長者,反而可能只是延長他們的痛苦,搶救亦未必是他們的個人意願,家人眼見其受苦也感傷痛。提早計劃準備,不但可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做決定的重擔亦不需只由家屬獨自承受。

社會風氣已趨開放,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討論死亡已非禁忌,近年來有關臨終及善終服務的討論愈來愈多,不少長者、病人及其家人會為死亡及寧養服務作預備,加上人口老化,對臨終服務的需求定必增加。

醫護人手短缺問題已持續多年。(資料圖片)

完善臨終服務 政府配套須配合

社會有需求,但政府的配套是否準備充足?從2009年的先導計劃至今,「安老院舍晚期醫護計劃」已推出近十年,但推行進度緩慢,十年內受益者未及千人。與相關醫護人手不足有關。智經研究中心分析指,完善的臨終照顧應由醫院、安老院舍和社區提供多方支援,但本港資助安老院舍的宿位和人手不足,難以提供適切善終服務。在醫院方面亦要加派人手到區內安老院提供協助,醫護人員難以分身,影響計劃推廣進度。社聯和港大合作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00間津助或合約安老院舍中,最近十位離世院友在臨終前的六個月,每人平均入院28天,最長則達103天。

擴展「安老院舍晚期醫護計劃」仍可能面對其他困難,如私營老人院的合作與監察,及如何協助未能表達意願或患有認知障礙的長者參與計劃等。另外,制定「預設醫療照顧計劃」時需要醫護人員、長者及家屬三方達成共識,不同個案在其中投放的資源及時間可能有所差異。

此外,若長者希望在家中或安老院舍離世,亦受相關的法例規限。《死因裁判官條例》列明,長者若在安老院舍死亡,必須向死因裁判官報告,而須呈報的死亡個案,可能需要驗屍,甚或要召開死因研究。而選擇在家離世的長者,需要醫生上門作死亡證明,若未斷氣則要由救護車送去急症室進行搶救。

計劃是否應擴闊受眾,讓居於家中的老人亦可提早計劃臨終所接受的醫療服務,或提供更多醫療服務選項,仍值得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