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啟思、潘熙、張耀良被拒到北大授課 是否有人「做多咗」?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大律師公會一直與北京大學合辦法學課程,據稱雙方合作良好,惟近日大律師界流出消息,有兩名大律師被拒到北京大學授課,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欲北上出席結業禮、「順道」查詢兩同僚不獲准講學的原因,也慘吃閉門羹。雖然理論上大學有絕對權力決定誰能授課,外界不易置喙,但若戴啟思的說法為真,即兩位大律師連為何無法講課也不能知曉,這就難怪外界揣測,當中涉及意識形態審查。

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向會員發信報告半年工作,提及今年六月赴北京大學被拒一事,引起關注。(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自2011件起,香港大律師公會便與北京大學法治研究中心合作,在北京大學法學院開辦《普通法精要.公法》課程,由香港大律師主講,於周末以小班形式進行。據稱,課程得到基本法委員會、港澳辦、中聯辦、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司法部等機構支持,甚至被形容為「在『一國兩制』下探索並推動內地和香港法律合作與互動的典範」。

然而,據戴啟思所言,就在今年五月,北京大學致電大律師公會,點名反對兩位公會成員(有消息指該二人為資深大律師潘熙和大律師張耀良)到京授課,且理由欠奉,這就難免令人推測,校方「對人不對事」。

潘熙是司法覆核專家,曾代表「長毛」梁國雄挑戰男性囚犯須剪短頭髮的規定,也曾在政府司法覆核梁頌恆議員資格一案中,為梁頌恆辯護,其本人更曾於2015年聯署聲明,指人大「831決定」有違「真普選」原則。至於張耀良,他同時是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創會成員,其本人會在北大課堂中教授法治、公義理念。觀乎二人背景,已教一般人想到他們被拒到北大授課的原因,或與個人理念有關。事實上,張耀良早前(27/8)接受D100節目訪問時就表示,公會曾向北大法學院教授強世功了解今次事件,對方透露他本人也受到中聯辦與港澳辦方面的壓力。如此一來,輿論的猜想,大概與事實相去不遠。

戴啟思稱,大律師公會認為他和兩位原本到北京大學授課的會員被拒是不能接受。(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更誇張的是,公會主席戴啟思欲參加課程結業禮、「乘機」向北大查詢事情,也遭拒絕(戴啟思原話是「a phone call from the university gave the message that I must not come」);就此,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猜測這和戴啟思反對「一地兩檢」有關,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也直言此事「一點也不奇怪」。

葉劉和曾鈺成的意見是基於猜想抑或「風聲」,外界無從判斷,但社會不應同意將嚴格的思想審查套用至中港兩地的學術交流,甚至用見怪不怪的態度看待之。先不論中國國情若何,隨着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愈見重要,讓中國的法律學生認識普通法,絕對是一件好事,而經香港的大律師作橋樑,除可助中國學生認識香港法律制度,也能讓香港的大律師藉着與北大師生討論與思想對碰而認識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好事。

即使負責講課的大律師個人不同意「831決定」或「一地兩檢」安排,但真理愈辯愈明,而且即使他們如何雄辯滔滔、提出他們個人相信的理據,也不能改變人大決議具最終決定權這事實。北大法學院學生可不是毫無法律知識與判斷力的小孩,主事者又何須懼怕這些香港大律師到北大講課?況且,縱使他們的某些看法與官方結論有落差,他們依然是在中國憲法與基本法框架內立論,而不是假借「學術」之名,宣揚危害國家安全的錯誤訊息;北大的舉措,與禁絕向某類「學者」提供宣傳平台,有本質上的重大差別。現在戴啟思等人被拒到北大,自然遭人拿來大造文章,謂之思想審查、箝制學術交流,這對促進中港互相認識、消除隔閡,又有何好處?

這點簡單道理,其實很多人都了解,為何有人明知不應為而為之?這倒是不易參透的事情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行事手法不值得認同,否則有礙的不止學術交流,更是香港人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