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並無醫生短缺 公私營醫療「失衡」才是關鍵?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周五,香港醫學會會董佘達明發表文章,點評現時公營醫療系統爆煲,是「醫管局自編自導自演」的惡果,並提出五項建議:包括增加壓力點(前線醫生)的人手、增加前線醫護人員薪酬及超時津貼、公私營協作計劃要訂立目標,有效分流病人、優化長者醫療券及公立醫院停止為私家症服務,來解決醫療系統失衡。醫管局的管理的確存在嚴重缺失,他提出的建議亦不無道理。可是,他引用私家醫生佔人口比例、醫生的密度,來證明醫生不足是個偽命題,從而質疑引入海外醫生,卻難言公允。

公立醫院服務長期「爆煲」,醫護人手嚴重不足。(資料圖片)

他在討論「醫生不足」的問題時,把原因歸咎於「公私營醫療失衡」。他指出,「香港醫生不足,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真實是『公立醫院壓力點』的醫生不足。」他以「公立醫院以香港45%的公立醫院醫生(6,300多人)去照顧約九成的香港病人,而私家醫生約7,000多人(55%)照顧一成的香港病人」,來判定沒有醫生不足的情況。

無可否認,香港公營醫療體系人手流失的問題嚴重,私營醫療體系的醫生相對充裕,但兩者分配不均,亦不代表醫生人手充足。只要與其他國家相較,本地醫生人手不足即甚為明顯。至2017年底,香港的註冊醫生總數只有14,290人(公私營醫生合計),亦即每千人中只有1.91名醫生。若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作比較,此數字大概略優於內地和土耳其(1.8),卻遜於哥倫比亞(2.1)和韓國(2.3),更遑論歐洲一些發達國家,如德國(4.2)、意大利(4)和奧地利(5.1)。換言之,就算政府能夠將公私營醫生相對有效地分配,也難以追及其他發達國家的水平,增加人手實屬必須。

根據統計年報,2017年的註冊醫生人數為14,290人,在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任職的醫生人數分別為6,072人及465人。而剩餘的七千多名「私人醫生」,只是統計上的數字,衛生署2015年曾進行調查,在6,213名回應調查的註冊醫生中,只有5,591名醫生從事經濟活動,故註冊醫生可包括已退休醫生。
再者,一些政策文件的確反映公立醫院提供本地市場超過九成以上的住院服務,但這不代表私家醫生只為其餘的一成市民提供服務。事實上,七千多名非公營醫療體系醫生包括診所執業私人醫生,一般市民都會到私家診所求診。

醫護人員人手嚴重不足,有聲音指應引入海外醫生,減緩人手問題。(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至於以「醫生的密度」來考量醫生人手是否充裕,則更不合理。文中,他以香港的醫生密度比照英國,他指,「由於香港地小人多,醫生的密度亦是世界上最高的,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2.9個醫生」(英國則是0.52個醫生)。

如他所言,在本港人煙極為稠密的環境局限下,人口只集中在一小片彈丸之地,這理所當然會使醫生的密度提升(假設醫療系統正常)。再者,本港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已達7,039人,遠超英國的272人(世界銀行數據),故在每平方公里人口多於英國近26倍時,醫生的密度正常亦理應有倍數之差。若按其邏輯,好些疆土遼闊,卻幾乎杳無人跡之地(如俄羅斯),其醫生的密度也理應甚低,但這又是否直接等同該國的醫生明顯不足呢?所以,這絕非一個可靠的數據來論證醫生數目是否足夠。

得出「公私營醫療失衡」的結論後,他在輸入英聯邦醫生的討論內又指出,「英國(醫生)回來的及格率平均是50%至55%。及格率偏低通常是美國和中國大陸回來的醫生」,並反問以「英聯邦低於醫管局的最低聘用水平的醫生來香港,又如何能幫助香港的公營醫療」,以此質疑輸入海外醫生的成效。

新加坡甄選海外醫生的渠道不是執業試,而是訂立認可院校或醫療機構名單。(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但是,如《香港01》曾指出,引入海外醫生本為擇優而錄的決定,並不應以地域出身作主要考量。本港大可效法新加坡,豁免高質素醫科院校的畢業生,以醫學水平為客觀、公平衡量。所以,不論從哪裡輸入的醫生,關鍵還在於豁免資格如何劃定,而把相關權力仍保留在醫委會等專業機構,不必然會拉低整體的醫療水平。

人手不足的問題在公營醫院較為嚴重,已為眾所周知,而佘達明所提的部分改革建議亦有道理,但單以「香港私家醫生明顯是過多」,來論證「醫生不足」是個謬誤,實在牽強、失真。醫療問題的成因眾多,解決方法亦不一而足,政府理應多管齊下解決問題。沒有人天真到以為輸入海外醫生可以根治問題,但輸入海外醫生確能舒緩人手不足,醫學界不應視之為洪水猛獸,而是為着大眾福祉着想,接納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