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內戰罄竹難書 阿聯酋終與沙地割席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歷時已四年的也門內戰或出現轉機。支持也門亞丁政權的阿聯酋,最近欲以外交方式取代「軍事優先」的戰略,與老大哥沙特阿拉伯「割席」。在戰事膠着時,阿聯酋「自保式」的轉向,雖然短期內或會在內戰中徒添多場「戰中戰」,但同時也大大削弱沙特的優勢和地位,向內戰終結踏出重要一步。

2015年,也門內戰開打後,這個阿拉伯半島最貧困的國家,頓成大國政治的遊樂場。起初,胡塞族(Houthis)武裝分子為爭取更大政治與經濟自主權,與中央政府爆發衝突,繼而演變成內戰。惟四年已過,兩軍不但無法擊退對手,反而更把也門炸成聯合國所稱的「全球最嚴重的人道災難」。

也門:也門分離份子組織自8月7日起,連日與政府忠心派人士發生武力衝突。圖為亞丁市(Aden)爆發衝突後,消防員在現場救火。(AFP)

阿聯酋沙特漸見分歧 也門陷人道災難

內戰初期,胡塞武裝取下首都沙那(Sanaa),迫使中央政府流亡南部城市亞丁(Aden)重組政權。毗鄰的沙特一直害怕伊朗借力胡塞在半島擴張勢力,故在2015年與阿聯酋牽頭,組建聯軍插手干預,最終升級成代理人戰爭。可是,戰爭不僅未能速戰速決,反而更陷入膠着,人為創造出本世紀最大型的人道災難。

上月8日,據報阿聯酋正改變干預也門的戰略,由以往軍事優先改成外交主導,逐步減少駐軍人數。現時,阿聯酋軍方已經完全騰空紅海城市霍迪達以南130公里的Khokha軍事基地。雖然當局曾與沙特討論撤軍,並強調阿聯酋培訓的9萬名民兵可填補權力真空,但阿布達比願意背棄老大哥利雅得,自主制定外交政策,說穿了就是兩者再無一致的戰場目標。加上盲從沙特指揮的成本過於高昂,阿聯酋才會甘願與沙特「割席」,鳴金收兵,兌現侵略所得的實利。

直至去年12月,也門內戰已使近400萬人流離失所、2,400萬人(佔總人口的80%)急須人道援助和保護、840萬人慘遭飢荒折磨、700萬人營養不良(當中更包括200萬名兒童及100多萬孕婦)(Nariman El-Mofty/美聯社)

戰略上,自沙特干預內戰後,首要目標是將胡塞族趕出首都沙那,並集中資源鞏固與也門北部接壤的邊境;阿聯酋的注意力則是集中在也門南部。阿布達比退場前不但已成為南部分離主義民兵的實然領袖和金主,也在臨時首都亞丁南部掌有空軍基地,間接使得獲國際支持的總統哈迪(Abdu Rabbu Mansour Hadi)權力名存實亡。在分歧浮面之際,阿布達比的傀儡、尋求南部獨立的「南方過渡委員會」(STC)更於上周宣布「有效控制」亞丁,奪取親沙特政權的軍事營地和總統府,使得「戰中戰」如箭在弦。

然而,如今阿聯酋甘願背棄盟友,至少有下述考量:首先,面對戰事陷入僵局和國內經濟放緩,阿布達比須減少戰爭開支;其次,儘管撤軍會惹怒沙特,但鑑於利雅得在圍堵伊朗和卡塔爾的宏觀部署上,還須依賴阿聯酋的支持和投入,故老大哥未必會因也門亂局,剝奪阿聯酋使用海軍設施的權利。換言之,即使阿布達比立場有變,其戰略目標——控制印度洋至地中海水域亦勉強完成,可以「轉軚」。

也門:圖為8月11日也門港口城市亞丁街上行人。當地自8月7日起連日發生武力衝突。(AFP)

更重要的是,戰爭不但看不見終站,更曾發生不少反人類戰爭罪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的調查報告點名指出,「也門政府和聯軍,包括沙特和阿聯酋⋯⋯所作的行為可能已構成的國際罪行⋯⋯聯軍的空襲直接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空襲(地點)包括住宅區、菜市場、葬禮、婚禮、拘留所、民用船隻,甚至醫療設施⋯⋯專家組有合理理由相信,也門政府和聯軍可能已構成戰爭罪,即違反了區別、比例和預防原則」。因此,阿聯酋眼見自身的利益已袋袋平安,而戰事又陷入一片混亂,倒不如擺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