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長者成高危 茶樓應設限?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地新冠肺炎診確數字持續上升,第三波爆發有逾三成患者為65歲或以上長者,其中更涉及安老院的群組傳播。長者對新冠肺炎的抵禦力普遍較弱,藥物副作用影響較大之餘,疫症初期亦有研究指患者年紀愈大、死亡率愈高,亦較年青人更容易惡化成重症患者。一旦疫症在長者之間傳播,後果更令人擔憂。

今日新增56宗確診及初步確診個案,張竹君呼籲,長者避免外出飲茶及買餸。(高仲明攝)

茶樓早市應設限?

疫症在社區蔓延,長者感染個案增加,社區上不少高危地點都與長者生活有關。其中深水埗北河街街市商販及前往買餸的市民染疫,而多間茶樓酒家亦與確診個案有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在周三(1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明白到長者平日大都外出買餸、飲茶,但都希望長者們可在未來一至兩周盡量留在家中。

長者成為疫情高危群體,政府如何降低長者染病風險,也是避免醫療系統超出負苛的重要關鍵。不少長者退休之後,家人既要上班,子女甚或已分開居住,出外飲茶、與茶友聊天,也因此成為長者們每日的生活樂趣。但在疫情之下,長者之間同共聚餐,始終有一定傳播風險。政府可以研究從長者生活習慣入手,為茶樓早市等長者常去活動設特別防疫限制,例如更嚴格限制每枱人數,或拉遠每枱距離,避免茶樓誤成疫症溫床。

疫情期間可能並非每位長者都能明白防疫措施重要,部分年紀較大人士不時將口罩拉低,甚或三五成群依舊在公園、商場聚集消遺。雖然動用「限聚令」便能驅散人群,但每每執法,難言是「防疫」初心所願。故此,長者家人的關心在這時刻也顯得特別重要,家人可以為長者預先買餸,或在長者留家期間多與他們聊天,照顧他們日常的社交、生活所需。誠如張竹君醫生指出,如親人留意到長者身體出現病徵,也可以盡早帶同長者求醫。雖然親人如何關心長者看似微不足道,但也的確能幫助社會抗疫。

長者高危 重點檢測

除了茶樓、街市等等的日常消遺,不少長者都因為年紀而有不同病痛,可能需要經常出入醫院。在長者走入醫院之前,局方也應盡可能為長者進行病毒篩查。如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近日社區存在多名隱患者,近三成個案均未有出現病徵。在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入院前先接受病毒檢測,一方面可避免隱形患者傳染到醫院內的其他病人,一方面也能保障長者及早得到診治。政府增加每日檢測量的同時,也可研究重點為長者等高危人士進行檢測,減少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