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黃大仙疫情嚴重 政府應有周全對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港疫情爆發第三波,連日來確診個案暴增,其中黃大仙區的疫情更是最為嚴峻,有居民擔心不幸於區內染疫,減少原區活動,甚至因而搶購區內日用品、遠赴鄰區購物等,可見社區已現防疫恐慌。政府除了須加緊於社區抗疫,亦須就社區爆發隨時升級做好部署,務求盡早控疫以釋除居民、甚至公眾的恐慌。

過去一周疫情反撲,每日本地新增的確診個案數以十計,爆發情況更教過去來得更廣、更複雜,食肆、老人院、學校、甚至醫院均先後錄得感染個案,而不少個案仍未能確定感染源頭,社區爆發情況日益嚴重。

觀乎近日情況,黃大仙的疫情可謂「冠絕」全港,過去14天共錄得193宗個案,遠多於次位油尖旺的53宗。黃大仙區內以慈雲山情況最為嚴峻,區內最少70居民確診,當中慈正邨亦是民居確診個案的重災區,另外區內食肆、街市及安老院等亦見群組爆發。而且區內的確診病患亦多為長者,長者本為容易染疫的群體,而黃大仙區人口密集,更居住了不少老年人口,2018年55歲至64歲與65歲或以上的人口分別佔全區17%及18.3%,可料社區傳播鏈不截,其爆發規模難以想像。

第三波疫情,慈雲山多人確診。(張浩維攝)

黃大仙疫情嚴重,居民出現恐慌並不意外。據黃大仙區議會副主席黃逸旭表示,有居民已不敢光顧區內街市、食肆,改以跨區買餸、跨區飲茶。加上政府近日收緊限聚令、食肆的防疫措施,區內不少居民搶購糧食、日用品以減少外出,留家避疫。據有報兗所指,慈雲山慈正邨附近超市甚至出現「掃貨潮」,如杯麵、麵包及蛋糕等乾糧早被搶光,更有該區超市因而突然實施限購措施,將配額出售如白米、雞蛋、罐頭、衞生卷紙、廚房紙、盒裝紙巾等多樣食物及日用品,每位顧客只能限購兩件。

控疫工作須更謹慎、周全

社區爆發愈見嚴重,政府控疫效率欠佳固然為原因,黃大仙居民感到驚惶失措不無道理,但如恐慌持續,居民不惜跨區活動避疫,更有機會加劇跨區傳播的情況。要堵截傳播,盡早找出社區所有病源與及其傳播路徑至關重要。然而,衛生署至今仍未有打算進行全區檢疫,只會優先向風險較高的大廈(如已錄得確診個案)派發樣本樽檢測。但即便如此,衛生署派樽的效率亦相當欠奉,如慈正邨正遠樓早於本月8日有居民確診,惟直至11日才有署方職員派樽檢測。

疫情變化迅速,政府必須提升檢測效率,方能有望及時控疫。誠然,政府的檢測能力有限,每日檢測量直至近日才達到專家所倡議的7,500個,而且住宅大廈每棟動輒居民過千,在有限資源下要作出取捨非無道理。在目前情況下,政府或可考慮再修訂檢測優次,優先為區內感染風險較高的長者進行檢測,但長遠仍須可擴大檢測能力為重點,務求能盡快全面擴大全區檢測的規模。

檢測工作始終難以追上疫情變化,居民減少社交活動有其必要。政府目前主要以呼籲方式鼓勵市民留家避疫,但同時亦宜盡量釋除居民的恐慌,例如應與主要零售商確保區內日用品的供應、加緊消毒公營街市等。萬一當區爆發持續惡化,政府亦須及早思考對策,例如在疫情加劇時逐漸針對該區進行更嚴格的社交限制措施,諸如完全禁止當區食肆堂食服務、甚至須考慮限制長者、甚至一般市民的出行,絕對不能「臨急抱佛腳」,讓社區爆發變得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