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的混亂與困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今年度的聯合國大會上周末拉開了帷幕。今年除了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里程碑外,更時值多事之秋,一方面新冠病毒威脅全球人類的性命以及令全球陷入經濟衰退,另一方面中、美角力白熱化令全球局勢非常動盪。中、美兩國元首在大會針鋒相對、互相指責,其餘各國領袖亦藉此機會表態。大會陷入一片紛亂,各國自說自話,而聯合國即使有意做事,但在現行框架之下卻難以有效實施其決議,不免讓人擔憂聯合國最終會否像其前身「國際聯盟」一樣解體。

一片混亂 卻未見陣營對立

本屆聯合國大會各國領袖發言顯然是各說各話,國家之間欠缺共識,基本上只是基於自己的利益陳述一次立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威脅單方面重啟聯合國伊朗制裁,而美國總統則繼續指控中國,認為聯合國應該追究中國引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責任;縱使他們聲稱美國未被孤立,但會上其他國家卻鮮有表態附和。另一邊廂,中國重申自己立場是要維持多邊格局,不讓大國霸道欺凌小國,縱未點名美國但也呼之欲出;中國提倡多邊主義雖然沒有引來反對,但提倡聯合國要「主持公道」等四大建議也沒獲得多少和應。

除了中、美兩國針鋒相對之外,各國都就自己的立場表態。日本為了提高自己在國際的影響力依舊「白費氣力」地提出擴充安理會常任國制度以便讓其加入(日本多次提出,但幾乎都被俄羅斯一票否決)。長年被美國制裁的俄羅斯鼓勵禁止非法制裁,法國為突出自身在歐洲領導地位而提出要讓聯合國調查新疆人權問題。菲律賓則重申自己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立場,稱不會就此對中國妥協。

聯合國大會: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22日透過視像發言,再度批評中國(影片截圖)

聯合國如何主持公道?

部分國家可能在一些議題有類似立場,例如中、俄會對美國的制裁不滿,歐洲國家會與美國一樣質疑中國的人權問題,但國家之間仍未有「歸邊」形成陣營對立,看上來更像是各自為政。這雖然反映了全球各國沒走回頭路搞「冷戰」的傾向,但同時也說明聯合國體制近年可能已經無法順利運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與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均發表了講話、 (新華社)

全球經濟自從上次世界大戰以後曾經飛躍發展,無奈來到近年增速放慢已是不爭事實。在「肉」愈來愈少的情況下,各國之間利益矛盾日益明顯,聯合國肩負的責任自然更重,所面臨的挑戰也就更大。正如習近平所提到,聯合國需要在一些問題上「主持公道」,可是聯合國現行機制卻有心無力,因為超級大國刻意不遵守大會通過的決議,聯合國也無法動其分毫,結果使得這個國際組織慢慢淪為各國政治表態的「口水場」,例如美國打算無視聯合國單方面重啟伊朗制裁,還威脅說不跟隨者會有嚴重後果;聯合國儘管反駁指美國無權如此,但現實上它也不能拿美國怎樣。至於在南海仲裁、新疆人權等事上,中國的言論與行為也曾惹來多國質疑,這些問題或許不能單方面說是中國的錯誤,但聯合國原則上也對中國是否配合沒太大辦法。

習近平第四點建議說到要聚焦行動,不能「坐而論道,而要起而行之」,乍聽之下不無道理,但問題是如何做到?即使聯合國真的能「起而行之」,萬一引起像美國這般大國的不滿,一怒之下「退群」離開聯合國,那對國際穩定也是於事無補。回看歷史,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聯盟本身就沒能夠吸納美國加入,後來更因德、日兩國不滿遭受「不公平對待」選擇退出而瓦解,最終仍無法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真正的困境並不只是聯合國「無法做什麼」,而是美國等超級大國已經「尾大不掉」,無論是「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也不行。要維持多邊主義的國際秩序,避免世界走向戰爭與全面對抗,最終可能仍然有賴於多極化發展,減低個別國家「失控」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