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衝突中思考合作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在2015年說過商貿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隨着特朗普上台後發動貿易戰,此說基本上已失去市場。但更差的情況還陸續有來:有關香港、台灣、新疆、南海的爭議不斷升溫,任何有現實感的人都難再認為中美爆發大規模衝突是不可能的。正當此時,駐美大使崔天凱的一番話便值得所有人參詳。他指出一個眾人皆知、但未必願意付諸實踐的道理——合作。

崔天凱9月3日出席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活動時,引用飛虎隊、陳納德、史迪威等例子,重提中美曾在二戰的亞洲戰場通力合作,最終戰勝法西斯主義的往事。時移世易,他在當下提及這段歷史,無非是要煞停中美對抗勢頭,把兩國關係引入抗擊新冠疫情、經濟衰退、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軌道上。基於崔天凱具官方身份,其言論很可能被視為「政治文宣」,甚至是拖延中美關係惡化、爭取時間積蓄國力的「緩兵之計」,但我們不應因人廢言,應當仔細思考言論的合理性。

美國將領杜立特(左二)和戰友在1942年4月空襲東京前合影。完成空襲任務後,他駕機在中國降落,再從中國折返美國。(維基)

摒棄意識形態偏見

一些人陷入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迷障之中,認定中美對抗是必然的。類似想法屢見不鮮:在香港的反修例示威中,有示威者把中國描繪為「納粹中國」(Chinazi);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近亦把美中衝突比作美蘇冷戰。無可否認,中共的威權特質非常明顯,例如它對待維權人士的手法便不無爭議,但把中共和納粹德國、蘇聯相提並論是粗疏和無知的,容易令人忽略其他積極面向。不論人們是否認同中共,其執政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扶貧成就就獲得聯合國認同。

陷入意識形態迷障、懷有對抗思維是極端危險的,因為這會導致世界籠罩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疫後世界確實變得不一樣,中美重回合作已被部份人士認定是「理想主義」。類似說法不能說毫無理據,但假如我們不「理想主義」一點,更兇險的對抗恐怕將會被「自我實現」,到時全世界都要埋單。

因此,崔天凱在這個時候重提二戰合作精神是合時的,中美應當也必須合作。事實上,兩國在很多領域都可以合作,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就是例子,縱然合作成果被特朗普政府摧毀。希望近期有關香港、台灣、新疆、南海的爭議只是美國大選的政治操作,但假如這些爭議不幸地常態化,難保有一次會擦槍走火。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深陷衝突,肯定是噩耗,有良心的人不會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