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業率破兩成 香港人焉能看見未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二(20日)政府公布最新失業率升至6.4%,當中20至24歲市民失業率更達20.1%,與12月至2月的數字相比,增幅冠絕所有年齡組別。青少年失業率本身已偏高,在疫情之下更是工作難求。在反修例運動後經常矢言要處理青年問題的政府官員,必須明白假若經濟問題不解決,市民無法安居樂業,即使是國安法也難以帶來社會穩定。

雨傘和反修例兩場運動,很多人只用「青年問題」作概括。但群眾運動通常都由複雜因素疊加而成,突出單一因素是武斷的。兩場運動分別以爭取雙普選和「五大訴求」為目的,雖然沒有提及樓價高企、公屋不足等民生問題,但香港的青年就業、房屋問題卻是嚴峻的,我們不宜低估「原教旨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不穩。

即使曾被視為「離地」的富二代、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劉鳴煒,近日接受網台節目訪問時亦指出國安法雖有短期效果,但假若人心和民生問題不解決,社會將長期有很多不滿。

劉鳴煒認為,《國安法》雖有短期效果,但假若人心和民生問題不解決,社會將長期有很多不滿。

生活被壓垮 所長未發展

試想,如果大多數年輕人都不用為居住而煩惱,可以廉價供樓或繳租,他們不但能省下更多開支,花在興趣和生活上,而且在考慮成家立室、創業或者進修追求學問時,顧慮也少很多。當然,這並不意味政府只須處理社會經濟問題,政改不必處理——根據《基本法》,香港政制必然走向雙普選,但這不改變政府須放棄「原教旨資本主義」的事實,積極帶領市民參與社會經濟改革。要注意假如沒有公平和合理的社會經濟環境,那麼即使有普選,民怨也只會被政客高大空的口號所利用,情況就像美國的特朗普一樣。

那麼香港應該怎樣改革?劉鳴煒在訪問中提及產業結構單一,年輕人出路狹窄,例如選讀物理科的或許只能當老師。香港經濟結構畸型是鐵一般的事實,對此劉鳴煒建議年輕人北上或到其他國家工作。原則上,港青有多些國際或中國經驗,對其擴闊視野是有正面作用的,但鼓勵港青出走恐怕會成為港府和建制精英拒絕改革、繼續卸責的藉口。我們要問,既然香港產業結構單一,為什麼不謀求大規模的經濟結構重組?最近許多人討論深圳可能徹底取代香港,「末世」意識盛行,但這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港府增強兩地協調,促進人員、貨物、資金和信息流動,借助深圳在創新科技、工業製造上的優勢,啟動香港的經濟結構轉型,絕非天方夜譚。屆時物理系學生除了做教師,也可選擇投身創科產業,人生的可能性更多。

雖然劉鳴煒的許多言論有可商榷空間,但他強調「香港社會要穩定,人心、民生問題需要解決」卻是對的。當前20至24歲年輕人失業率已升破兩成,人數較3至5月增逾五成,較12月至2月的時候大增134%,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警號。要令市民特別是年輕人選擇在香港安身立命,關鍵在於執政團隊讓年輕人相信這裏是值得留戀的。當下,政府應把握《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社會恢復平穩、疫情逐漸緩和的機遇期,盡快開展全方位改革。事實上,香港不乏改革先例,前港督麥理浩便在房屋、廉政、社福等領域令香港脫胎換骨,一河之隔的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煥然一新。今天的香港正處於十字路口,重生還是沒落,端視社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