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居家安老毀於最後一哩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扭轉重院舍,輕社區的現狀,推動居家安老一直是政府安老政策的重點方向。為此,政府推行社區照顧服務券、增加「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服務名額,特首林鄭月娥更兩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家居及社區照顧為重點,而院舍則作為輔助」的政策方向。然而千里之堤或潰於蟻穴,被政府忽視的小細節,也或成爲讓政策措施不能抵達居家安老終點的最後一哩路。

現時,香港超過1萬棟唐樓沒有升降機,對一般市民來說影響不但,但對於體弱長者而言,卻足以阻礙他們出門覆診及正常社交。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8年獲得凱瑟克基金和利希慎基金支持,在港島區、九龍區、元朗區及屯門區合作推行「落得樓」試驗計劃,提供樓梯機專人服務以協助服務使用者走出社區,幫助超過500位體弱人士。這個數據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往往成爲左右居家安老實施素質的最後一哩路。

社聯推出「落得樓」樓梯機服務試驗計劃,為居於沒有電梯的舊或樓宇之長者及行動不便的人士,提供樓梯機接載服務,以協助上落樓梯,前往就醫、接受復康服務、購買日常用品、參與社交活動、外出飲茶、拜山及參加婚宴等,惟計劃將於10月31日結束。(資料圖片/李家偉攝)

政府不應只靠私人基金

倘若長者和體弱人士不能跨越環境障礙,又如何做到覆診、參與長者中心的活動,更談何有尊嚴、有質素的居家安老?也因此,澳門政府於2019年1月,透過澳門基金會資助明愛推行「上落出行服務」,使相關服務恆常穩定,與整體的居家安老政策順利銜接。然而香港的「落得樓」服務只依賴於慈善團體的支援,以至於今年10月底後因資金短缺,服務無以爲繼。

香港政府並非無意或無能服務。迄今為止,有69間安老院、老人中心及醫院透過政府的「樂齡及康復科應用基金」安裝購買了樓梯機,讓體弱人士及長者在這些地方無障礙地出行。只可惜該基金計劃的應用未必覆蓋到居於唐樓的長者,讓這些人士與良好的社區照顧之間差幾級梯級的距離。可見,完善的社區照顧體系與環境,既需要有藍圖規劃的大視野,同時也需保持細膩的體貼,觀察基層所需,不讓任何需要幫助的群體,被遺忘在城市的燈紅酒綠之後。

施政報告公佈在即,特首林鄭月娥既押後公佈,就應拿出更周全、細緻的方案。勿讓政府在發展社區照顧,推動居家安老的政策口號下,再出現體弱長者連下樓都難的笑話和窘境。政府雖要高瞻遠矚,但也要留心足下,勿讓安老政策規劃,都毀於這最後的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