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特首找數】別再流於口號 還我真正創科夢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星期二(11月10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赴澳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並在致辭時指出「展望將來,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把握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積極推進各項有利創科發展的工作,深化與各地尤其內地的創新合作,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創新動力」,不過這些工作對於她與港府來說本來就非什麼新鮮事,而是一早應該要做到的本份而已。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若仍未能交出實質功課,更是失職失責。

回看林鄭月娥在2017年參選行政長官的競選政綱,她曾表示:「政府需要在創新及科技發展上展示更大的決心和信心,充分發揮『促成者』及『推廣者』的角色,協助業界打破發展局限,追上日新月異的國際創科潮流,同時為創科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提供空間」,然而審視她上任以來幾年的表現,實在很難讓人相信本地創科產業能在其餘下任期內獲得多大改善,這個承諾想要兌現怕是遙遙無期。

數字遊戲無助提拔創科

港府官員在許多場合或許都會高調提出發展創科產業的口號,結果往往卻以數字遊戲來宣傳支持創科政策的成效。以本地申請專利的數字為例,專利再多亦不代表能夠轉化成為商業成果;其餘像初創企業數目有不少都屬於「空殼公司」,起動或風險基金的投資額也會透過它們被已上軌道的「大戶」給吸收。在此種環境下,真正有志投身創科的港人仍然不容易達成理想,長遠來說對整個產業的發展還是有弊無利。

香港在國際科技專利申請的表現亦遜色,致使未能躋身全球20大最佳創科城市。﹙資料圖片﹚

同樣經常被政府拿去自我吹噓的還有各種世界排名,只是它們細看之下亦能看出香港創科表現有所不足,例如香港在去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整體表現尚能名列前茅,細部得分項目在市場規模外卻以創新能力最低,僅得第26位;再如近年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統計裏,香港表面上近幾年排名漸次回升,但實際自2015年跌出頭十名後仍未回到其中。

河套區創科園推進遲緩

作為港府支持本地創科產業代表項目,河套區的發展計劃醞釀至今更是超過十年。「港深共同開發河套」早於曾蔭權任內就作為「十大建設」之一列入2007年的《施政報告》,其後在2008年進行的「落馬洲河套地區未來土地用途」諮詢又收集到頗多意見認為應將當區用在發展創科之上;而梁振英在他2017年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裏,亦特別提到了發表前兩星期港、深兩地簽署合作備忘錄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一事。

落馬洲河套地區的航空照片(規劃署相片)

儘管前兩任特首的行事效率不能說快,但是他們好歹已經解決公眾參與、內地聯絡兩大難題,餘下問題應該都能夠靠政府內部解決。豈料到工程於2018年展開時,在競選政綱聲稱會「盡快推進」項目的林鄭月娥竟慢條斯理地稱「目標是在不遲於2021年提供首幅可興建設施的土地」,不久前區議會還披露政府預期首期第一批次八座含實驗室與教育、商業設施的樓宇還要再等六年才能「分階段落成」,速度之慢令人咋舌。

發展創科產業的根本要點在於追上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但是若連供給科研人員的基礎設施都要花費如此長久的歲月建成,那麼我們又怎可能在這方面趕上前去?以林鄭月娥為首的港府官員連抓準時間的關鍵性也毫無意識,相反依然打算用應付日常工作的手段來敷衍了事,殊不知這種官僚模式和苟且心態才是對創科發展的最大阻礙。新一份的《施政報告》發表在即,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產業政策徹底改弦易轍,而非繼續沿用舊有思維編造「政績」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