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停火收復失地 亞美尼亞淪為最大輸家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歷時六周的高加索戰事終於結束,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見證下,亞美尼亞及阿塞拜疆交戰雙方簽署停火協議。協議公佈後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上演一幕幕「火燒趙家樓」的場面,憤怒的民眾蜂湧街頭,直斥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喪權辱國。又有示威者衝入帕希尼揚官邸及國會大樓,國會議長米爾佐揚(Ararat Mirzoyan)更遭示威者暴打而需要入院施手術。亞美尼亞政客不斷以收復失地的民族主義煽動國內好戰情緒,最終擦槍走火招致今日戰敗割地,更令管治威信掃地,可謂是自食其果。

早於一次大戰期間,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為壓制亞美尼亞人的獨立運動,對亞裔進行系統性的種族滅絕,對此土耳其一直堅決否認,亦因此種下了土亞兩國的百年血海深仇。而亞美尼亞亦於蘇聯統治末期,與同於當地依山而居的穆斯林阿塞拜疆人因領土糾紛而衝突加劇,阿塞拜疆境內由亞美尼亞人佔多數的納卡地區更起兵造反,最終落入中亞美尼亞政府手中。亞美尼亞自1991年從蘇聯獨立以來,一直與鄰國土耳其及阿塞拜疆處於敵對狀態。雙方雖然在俄羅斯調停下停火,但由於亞方根本沒有歸還納卡意圖,令和平進程一直停滯不前。

由於有土耳其、阿塞拜疆惡鄰環伺,亞美尼亞政客亦一直鼓吹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大力宣揚大亞美尼亞主義,主張出兵收復亞國「自古以來的神聖領土」,又不斷拿亞美尼亞屠殺的百年屈辱史,鞏固國內的反土意識。儘管帕希尼揚2018年憑住國內的顏色革命以打貪腐而上台,推翻自獨立以來由舊有蘇聯幹部成立,把持國家朝政數十載的共和黨,其對外的鷹派作風未有因此而改變。反而帕希尼揚清洗共和黨舊部,又將前總統科恰良(Robert Kocharyan)收監,皆令其保家普京不滿,也令亞俄的軍事同盟出現裂痕。

2020年10月8日,週四,在自稱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斯捷帕納克特,婦女在一場軍事衝突中避難。亞美尼亞指責阿塞拜疆向分裂主義領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的首都發射導彈,阿塞拜疆稱其幾個城鎮和第二大城市遭到襲擊。 (美聯社照片)

土耳其助阿塞拜疆大捷

另一邊廂阿塞拜疆則得到埃爾多安力撐,甚至私運敘利亞的僱傭兵越境助戰。另外阿方又得到不少以色列的精良武器,令其開戰不久便漸取得上風。阿塞拜疆軍日前在納卡第二大城鎮舒沙大捷後,已控制境內大部份土地,更有對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直搗黃龍之勢。帕希尼揚見得兵臨城下,在大勢已去之下也在普京勸說下,不得不與阿塞拜疆簽訂城下之盟。然而此停火協議對亞美尼亞極為嚴苛,亞美尼亞不但要由納卡撤軍,大多過去佔領的納卡領土亦要歸還。而俄方則派遣2,000名維和部隊進駐境內,對當地進行實質控制。

在此三方的停火協議中埃爾多安亦獲利甚豐,可在亞美尼亞境內建造一條運輸線,以從納希切萬通往阿塞拜疆直達氣油豐富的裏海,既可毋須在東地中海跟希臘爭奪油田而仰歐盟鼻息,亦可打通中亞甚至中國一帶一路的貿易網,更可賣一個人情予普京,以維持土俄在敘利亞、利比亞的勢力平衡,可謂一舉三得。而在此六周的戰事中,阿塞拜疆收復失地、俄羅斯加強其在高加索的影響力,土耳其亦有所得益,最大的輸家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亞美尼亞。簽下割地和約的消息傳來後,亞美尼亞全國更陷入暴怒之中,政局勢必再次動盪。

民族主義本為雙面刃,亞美尼亞人動輒以出兵收復國土的口號鼓動國民的愛國情緒,對國際形勢及環境顯然有所偏失,結果竟歷六周便戰敗如山倒,被迫簽訂屈辱條款,遭外侮如取如攜,撤兵割地不在話下。然而此對於亞美尼亞人來說,「自古以來的神聖領土」得而復失,復仇心態的民族情緒恐怕只有有增無減。而在此場連綿多年的戰爭中,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及阿塞拜疆人,因逃避戰火或政權易手而要被迫離開家園,又有甚麼強國夢可以彌補他們失去至親及家園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