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行政措施可取 政府更需經濟政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交所本周一(16日)發表諮詢文件,建議簡化首次公開招股(IPO)結算程序,多利用智能科技,包括縮短新股由定價到上市時間至一天,又建議減少凍結港元規模,券商日後只需向發行人繳付一成訂金。如獲接納,港交所有望加強香港作為IPO市場的競爭力。香港要時刻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在此之上,政府更應多思考如何令金融活動更能惠及社會,包括稅收再分配,以至推廣社會效益投資市場。

即使今年經濟動盪,加上螞蟻集團暫停招股,港交所的新股集資額至今仍錄得約2,400億元,有望力守全球三甲,反映香港IPO市場對企業仍然甚具吸引力。港交所也明白集資市場競爭激烈,不斷探索改革路向,今次諮詢公眾改革IPO結算程序便是一例。日後IPO會在網上平台FINI進行,透過數碼化和自動化認購程序,港交所可以縮短截止認購至上市交易時間至45小時,即股份定價後的下一個交易日開始交易。此舉可以減少股東的等候交易期間的風險,追上美國的新股上市程序,以及減少對企業在其他地方交易的影響。

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舊有的IPO定價程序長達「T+5」甚至更長,市場各持份者包括投資者、券商、發行人等等都面臨很大的風險。(資料圖片)

定價後翌日上市 與美國看齊

同時,為避免大型新股上市期間凍結大量資金,阻礙港元流通,港交所建議日後資金會在各經紀指定的銀行驗證,金額為繳付認購額的一成。發行人只會在新股抽籤結果公布後,才向經紀收取實際獲配發股份的金額,有助減少利息支出。

港交所致力完善上市程序,值得肯定。企業上市的根本目的是集資壯大生意,而民眾可以當上股東,日後從利息和股本增值獲利。但香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回饋實體經濟,對社會整體有益。在這一點,政府角色不可替代。縱然現時股票交易要繳納印花稅,但若以縮窄社會階級差距,促進共融的目標,以至增加公共財政來源的角度看,政府除了要將稅收所得用之於民,甚至也可考慮開徵股息稅,資本增值稅等與股票相關收益相關的稅項,然後花費於住屋、福利、醫療、交通基建的項目。

投資終歸要有益社會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金融圈子,商界比以往更積極探索以解決民眾生活福祉和環境問題為目標的投資項目,例如再生能源、減廢、護理和教育範疇。經濟效益不再是企業的唯一指標,諸如社群福祉、生活滿意度、教育水平、減碳量等的社會指標也是判斷企業成敗的條件。

其實,政府、港交所可以聯繫社會創新組織,發展具社會目標的募資投資工具,例如仿效台灣的創櫃板,雖不具交易功能,但容許新創企業在股權籌資。另一渠道是發行着重社會效益的債券產品。

通脹掛鈎債券(iBond)周二(17日)掛牌,產品目標限於經濟範疇,即抗通脹和刺激債券市場。放眼世界,中央、地方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曾發行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引入私人市場資本於社會項目,政府可以攤政策項目的財務風險。

抽 iBond 更能賺取快錢,每 1 萬元可以賺取 300 元左右,是政府送給市民的禮物。﹙李澤彤攝﹚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協助離家兒童與父母重聚的Newpin計劃是其中一個成功例子。州政府在2013年發行為期七年多的債券,募集了700萬澳元,投資回報取決於兒童回家的成功率較基準的55%的相差,另加3%基本息率。債券剛於今年完結,有391名兒童回家,比率達60.9%,債券持有人平均每年債息回報達10%。

疫情之下,政府既要善用公帑,投資公共項目,拉動經濟,滿足基本民生所需,在此之上也可以參考外地,構思多元的籌集資金的方法。香港不只是經濟城市,還能成為講求社會效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