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農民何以怒火街頭?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印度國會通過極具爭議的農業改革法案後,全國罷工浪潮此起彼落,周二(8日)更有多個行業及反對黨加入聲援,使首都新德里交通和商業區幾乎癱瘓。儘管農民對新法損害其收入的看法不無道理,但從宏觀國家經濟發展階段來看,主導印度農業數十載的保護主義總不能永遠維持,故此當局亦有需要找出中間着墨方案來保障農民權益。

改革法案主要涵概三項與農民息息相關的新法:《價格保證和農場服務法案》將「授權農民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與加工者、批發商、大型零售商、出口商等接觸」,並承諾農民可在作物播種前獲得保證價格,《基本商品法(修正案)條例草案》「推動冷凍倉庫投資和食品供應鏈的現代化」以防止因儲存設施不足而出現的農產品浪費,《農產品貿易(促進和便利化)法案》則是旨在吸引私營投資以開拓全球市場。

執政的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宣稱,上述新法可借私人投資精簡印度農業,而莫迪本人亦曾在Twitter發文稱「幾十年來印度農民一直受到各種限制束縛和被中間人欺負。議會通過的法案正是要協助農民擺脫這樣的困境。」由於印度從事務農的人佔其人口四成之多,農業產值亦佔全國GDP近15%,有關新法影響自然無遠弗屆。

農民反對新法理由,主要在於該國農業尚未走入工業化、企業化階段,家庭經營小型農場仍佔主導地位,因此他們當中多數沒有足夠資本添置機器增加生產效率。國家過急開放私人資本湧入,只會反過來扼殺小型農場的生存空間。儘管政府表示新法可向農民提供更多銷售渠道、提升產品價格,但欠缺資本的農民更有機會在行業整合時遭到淘汰,難怪他們會有不少人視之為陷阱。

另外,本地食物供應問題也是一個焦點。縱然印度位列全球大米出口榜首,也是牛奶生產大國,但據OECD調查指出,印度同時亦有多達六分一的人口營養不良。當局目前權宜之計是回購全國約三成穀物產量,再適時以低價轉售給予低下階層。在新法鼓勵之下,農產品商人未來有可能專注追逐外國營利,進一步無視國內貧苦百姓的糧食需求。

儘管印度農民顧慮有其合理之處,但這些問題是國家由農業化走向工業化必經之路。印度起初之所以能成為大米出口大國,原因之一是設有「最低價格」的採購政策成功吸引農民改種大米,並將過盛產量出口國外。上世紀日本、韓國同樣採取了類似的保護政策來扶植國內工業,保障初生行業不會被國際競爭者淘汰,並以時間換取空間,借助「後發優勢」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優勢,最終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不過,在全球化日見激烈的競爭下,印度農業早晚都要面對澳洲、紐西蘭等外來競爭者的挑戰。當局應該要做的是如何在改革中紓緩陣痛,並將其負面影響減至最低。莫迪對國內農業效率不彰的現實應該了然於心,所以才欲借市場力量提升行業競爭力,但是在這過程中他仍需提出辦法解決農民困境,例如先在大米行業試行,又或是以免息貸款補貼農民添置新機器等,這些中間着墨方案相信都能協助他們渡過當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