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紓困未夠力 消費券可刺激經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周一(4日)約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下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建議。雖然部分建議離不開其親商立場,不一定如其所言能保住員工飯碗,但同時亦有如動用外匯儲備推行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派發電子消費券等可行建議,可以成為新一份預算案中紓解民困的措施。

本港疫情尚未消退,經濟回彈乏力,不少市民和議員仍期望政府的紓困措施陸續有來。自由黨四名議員周一與陳茂波會面,並就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出26項建議。黨魁鍾國斌表示,由於「保企業、保飯碗」屬當前急務,故借用外匯基金的滾存盈餘,推行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無損聯繫匯率制度的穩定性。此外,自由黨亦建議政府推出商業借貸利息補貼、利用八達通平台發放消費券、延長豁免中小企政府收費及牌照費和推出新一期「保就業」計劃等建議,以紓解民困。

即使外匯基金的用途本是用於維持聯系匯率,但其豐厚的儲備亦可補足政府財政所須。首先,儘管疫情初期環球投資市場劇變,去年6月底時外匯基金總資產曾較2019年底減少114億港元,但隨着各國央行大搞量化寬鬆,去年10月底時,其總資產已反彈至44,661億元,更較9月底增加2,794億元,故將疫情期間的收益調動到政府的紓困措施,亦不會有損基金的穩建程度;再者,過去港府為賺取投資回報,一直有將部分財政盈餘撥入外匯基金,故在庫房儲備驟減時作回撥,某程度上算是「左手交右手」,相信亦不會遇上太大阻力。惟如何適當地運用公帑才是關鍵。

幫僱主不一定助僱員

但自由黨的倡議實非全部可取,特別是建基於「滴漏效應」的措施。不論是商業借貸利息補貼、豁免中小企政府收費及牌照費,甚或是再推新一期400億元「保就業」計劃,三者雖然能減輕僱主的經營壓力,但最終不一定能驅使僱主維持員工數量。尤其是從過往「保就業」的經驗可見,僱主領取工資補貼後,亦有企業要求僱員減薪或放無薪假,或是在計劃完結後手起刀落裁員,故不見得可起保障基層員工之用。另外,雖說疫情期間不少行業陷入寒凍,但亦有部分如超市雜貨、金融服務等行業逆市擴張,未見受宏觀情勢拖累,故紓困措施必須修繕過往敗筆,並提升紓困的精準度。

在眾多建議中,八達通電子消費券則是較為可取的選項。一如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出,若然政府再以「派錢」刺激經濟,不少市民亦未必將款項投放至實體經濟,反而會積谷防飢存放至銀行。反觀消費券不但沒有現金的儲蓄功能,市民更要在指定期限裡使用,其刺激經濟的成效必然會大過直接派錢,同時可以讓市民可按其緩急輕重,將之投放到不同生活需要,間接亦令各行各業受惠。但即使政府願意發放消費券,借用八達通作交易亦有不周之處,例如讓單一發卡企業賺取所有交易費用,又或是並非所有市民都擁有個人八達通等。反之,政府亦可以考慮統一發放實體消費券,讓商戶收取消費券直接向政府兌現,這做法不單未見衍生沉重的行政成本,而且又能避免八達通公司「獨大」。長遠而言,政府如何普及電子支付及消費,藉得盡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