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只會更牢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周二(19日)並沒有什麼重大金融事件發生,但香港股市大升,恆生指數一度升近千點,終以升800多點作結,已屬近期升幅之最,而成交額更突破3000億,創下歷史紀錄。港股翌日亦錄得3000億成交。自今年開始港股可謂「牛氣迫人」,背後離不開與中國經濟千絲萬縷的關係。

港股價值與成交自新年以來有爆發性增長,遠超其他主要地區表現。自月初至19日為止12個交易日內,恒生指數升幅便達8.8%,遠遠拋離中國的上證指數2.7%及美國標普500指數1.1%,股市沉浸在一片暢旺牛市。

將成世界級集資平台

港股得以暴力拉升,與中國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從長線因素來看,中美角力下美國對中國企業多番制肘,面對被除牌、針對、強迫出售等各種威脅,那些已經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都紛紛回港上市,那些打算新上市的公司也對美國卻步。大量具有成長潛力的內地優質股,包括ATMXJ(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京東)等於港上市。

中美角力的基本格局短期內難有大變,中國企業來港上市的潮流會延續下去,是香港股市得起不斷成長的基本因素。其實在2020年,股市指數雖然未有明顯升幅,但熱門中概股也吸引了不少資金部署,成交額比起2018年貿易戰期間基本上成長一倍以上。

人民幣升值,在AH股折讓擴闊下,港股估值吸引。(資料圖片)

內地經濟與政策利好

而短線而言,香港股市這輪升幅與內地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本周一內地公布GDP破預期,加上市場普遍預計拜登政府上場後會推出比較務實的對華政策,來年中國經濟勢頭大好,是創造港股中企投資價值的基本。

更加直接的因素則是內地直接的政策支持。去年年底,人社保通知全國將年金基金投資範圍從僅限於境內,擴大到可通過股票型養老金產品或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港股,開啟了內地社保年金投資港股的大門。內地由於資金限制關係,大量資金必須留在內地,致使在沒有選擇下很多內地上市的藍籌股已被炒得太高。在官方政策的帶動下,連帶其他內地基金也將焦點放在相較估值還比較便宜的港股上。近日內地財經證券新聞紛紛提到「南下挖金」,一片港股熱潮。

(可通過滬、深港通投資A股及港股的公募基金規模達22,932億元。資料來源:Wind)

中國想金融中心在哪就在哪?

無論上述何種因素,香港的股市與金融市場萬變不離其中都是內地因素。事實正打破很多對香港金融地位的錯誤陳述。在《港區國安法》通過後,西方媒體疾呼「香港已死」,美國為首等西方國家紛紛宣揚香港將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此刻可謂碰上一鼻子灰。

去年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曾經發文指,中國這麼大體量的國家,必定會有金融中心,而中國想它在哪,它就在哪。這番話聽上去可能有些不客氣,但香港作為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金融中心,卻是不爭事實。中國強大的經濟體系必然有需要一個或者更多的金融中心,而這些金融中心在哪並不是由美國通過一些什麼《香港關係法》去確定,而是由中國當局的政策以及市場自身去主宰。

2020年8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哪個國家的恩賜,更不是誰能夠予取予奪的。

3000億成交額只是開端

香港得天獨厚的地位才是其成為金融中心的主因。從中美角力的大環境而言,香港屬於中國一部分,對內地而言有很高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而且在「一國兩制」的設計下,香港仍是內地至今唯一的自由港,因此香港自然是內地在美國市場外的必然選擇。諸如日本等國家聲稱要取代香港,但香港股市一向就是以內地企業為主打,試問中國企業有什麼原因會捨香港而取日本?

制度上,諸如社保基金投資港股與港股通機制都顯示,內地的政策可以直接影響到香港是否一個繁榮的金融中心。美國列出制裁後,對香港的影響完全不能蓋過中方的支持,就更證明到底這個問題上誰才握有主導權。

在中港金融關係不斷增強下,3000億的成交很可能只是個開始。隨中國經濟增長,香港只會是愈來愈重要的投資交易樞紐。這更說明了,不管西方國家如何評論也好,「一國兩制」仍是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基本盤——沒有「一國」香港並沒有成為金融中心的條件,而「兩制」則確保香港能成為內地面向世界的窗戶。

對於香港政府而言,得抓緊股市發展這個重要的機遇,將龐大資金轉化成金融市場外更多元化的經濟成長動力。在疫情與眾多不明朗因素下,熾熱的金融市場更成為帶香港走出經濟困境的重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