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臺站的歷史特色 還看港鐵與古蹟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早年發掘出宋元古井的文物和遺跡,有關古井及文物會如何保育,在當時便曾引起社會關注。港鐵在2017年公開最終考古報告,指宋皇臺站車站內將會設置展櫃供古蹟辦展示在考古工作區發現的文物,裝飾和藝術設計亦以圖像方式展示來凸顯地區歷史,不過近日港鐵發布的宋皇臺站的站內圖片卻未見有太多考古元素及工程期間所發現文物,宋皇臺站能否保留其歷史特色,成為不少市民疑問。

港鐵在2018年及2019年間提交至九龍城區議會的文件上表示,會在宋皇臺站內的裝飾及藝術設計上融入考古元素,並會設置兩個分別長七米及十五米的大型展櫃,供古物古蹟辦事處示在考古工作區發現的文物。而港鐵亦計劃於連接南角道出入口的行人隧道旁邊加入富有考古元素的藝術裝飾,務求以圖像方式展示及凸顯地區歷史。

大堂及月台設計除了放置有本地陶藝家的藝術作品外,其餘設計大體與其他車站無異。(港鐵網站圖片)

宋皇臺站設計惹爭議

不過暫時從港鐵公開的照片所見,大堂及月台設計除了放置有本地陶藝家的藝術作品外,其餘設計大體與其他車站無異,照片亦未見有相關大型展櫃出現。至於區議會文件內所指的「南角道出入口」(B出口)裝飾也有相當爭議,展板被指考古元素欠奉,吸引力有限。不少市民關注古井將如何安排,擔心宋皇臺站的設計會令人失望。

根據2017年6月8日古物諮詢委員會第178次會議紀錄,港鐵就考古發現而對車站作出的改動建議,亦同時包括重新安排鐵路設施之永久選址、在車站大堂內設置展櫃供展示文物,以及為原址重置古井的安排預留彈性。即是除了展櫃之外,古井底部後亦可更換為透明底板,方便旅客可在車站大堂仰望觀賞古井底部,但實際效果如何尚屬未知。

大堂及月台設計除了放置有本地陶藝家的藝術作品外,其餘設計大體與其他車站無異。(港鐵網站圖片)

古蹟辦可有更大角色

宋皇臺站設計引起憂慮,港鐵公司固然不無責任,要確保車站將如早前協議般作適當文物展示。但在古蹟辦完成考古調查後,他們對於港鐵公司的保育或歷史推廣工作能有多少參與,這亦是政府需要反思之處。

古物及古蹟辦事處的主要工作包括安排古蹟的保護、修繕、維修工作,以及通過宣傳、教育活動喚起公眾人士對香港文物的關注。不少文物尚且因為屬私人業權,而出現保育上的挑戰,但政府作為港鐵最大股東,對於一個甚有歷史意味的港鐵站上能夠保留多少地方歷史特色,政府理應可以做得更多。一方面古蹟辦能否夠更主動地參與規劃?另一方面港鐵會如何宣傳、教育公眾相關考古知識,以及這些車站設計上的實質細節?

宋皇臺作為歷史故事意味甚濃的景點,加上在鐵路工程期間意外掘出古井,這些因素均使宋皇臺站有足夠潛力可以台灣捷運北門站為藍本,研究設置更具規模的文物展示區,以及在站內建立適合旅客停留的小型博物館,讓旅客了解更多相關考古知識,以及香港在宋元期間的生活環境等。

歷史保育難以單單透過商業方式處理。隨港鐵持續發展,車站愈開愈多,將來也可能會遇上類似的文物保育問題。政府可以從制度上作出檢討,加大古蹟辦在宣傳及推廣本土文物關注的角色,讓古蹟辦能在歷史保育相關的建築設計工作上有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