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應銘記流會危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泛民主派總辭後,立法會因人數不足和拉布而流會的情況看似告一段落。豈料周四(18日)的會議中,自由黨議員邵家輝突然要求記名表決,惟響鐘後在席議員仍不足法定要求,最後幸得商界議員廖長江突然出現,方能勉強湊夠人數,避免建制派主宰的議會首見流會。我們喜見部分建制派議員漸漸摒棄盲撐政府的立場,勇於向當局提出修繕之處,但代議士的基本職責當然要準時出席會議,以確保議會運作順暢。這點每位議員都是責無旁貸。

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快步進入會議廳,建制派眾人知道流會危機解除後,即拍手歡呼。

周四下午立法會大會審議民建聯陳克勤提出的「支援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動議時,自由黨邵家輝突然要求記名表決梁美芬提出的修正案。惟投票鐘聲響過5分鐘後,在席議員數目仍不足法定人數35人,使至主席梁君彥須啟動「點人數」機制。

《立法會議事規則》第17條規定:「如出席會議的議員不足法定人數,而有人向立法會主席提出此事,立法會主席即須指示傳召議員到場。15分鐘後,如仍不足法定人數,立法會主席即無須付諸表決而宣布休會待續。」不過正當會議瀕臨流會之際 ,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快步走入會議廳,勉強湊夠立法人數。荒誕的是,一眾建制派議員得知流會危機解除後,竟然一同拍手歡呼,完全忘卻準時上班本是應有的工作倫理。

儘管部分建制派議員差點成為阻礙議會正常運作的罪人,但當中亦有人逐漸洗脫橡皮圖章的觀感,敢於為民陳情、提出動議。民建聯陳克勤的「支援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議案建議,政府應積極考慮設立失業援助金、優化現行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並設立「就業不足援助津貼」等等,以補足早前「保就業」計劃的不足之處。雖然議案不帶有約束力,無法驅使政府用行動回應,反而只屬立場表態,但撇除張宇人、易志明、邵家輝和鄭松泰外,其他在席議員皆投下贊成票,逐漸貼近民情所須。

另一個例子,則是謝偉俊的「研究修訂《保護海港條例》及落實觀塘避風塘填海工程」議案。原議案本是促請政府研究和修訂《保護海港條例》,以便探討觀塘避風塘的填海計劃,增加短期土地供應。議案最終雖然在工聯會、民建聯和自由黨反對下遭否決,而謝偉俊在總結發言時亦狠批大黨「破壞、阻止香港進步的絆腳石」,無法解決市民的住屋訴求。但是次至少亦見有議員摒棄了蕭規曹隨的陋習,主動提出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方法。即使議案最終無法通過,至少亦是代議士理性問政的表現。

過去每當立法會流會,泛民、建制兩派定會抨擊對方沒有克盡己任,但泛民去年總辭後,建制派已再無藉口怠政。周四流會危機過後,建制派必須切記出席會議乃是代議士應有之責。然而我們亦喜見有議員漸漸摒棄盲撐政府的態度,並就社會問題上達民情,出謀獻策,重執代議士應有風骨,只希望在北京改革本港選舉制度後他們仍能夠維持此種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