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菜農藥超標 政府應有相應規管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抽樣調查發現,本港蔬菜殘餘農藥問題嚴重,雖然港府已有恆常機制抽查食品,但調查卻反映出當局對本地農場監察不足。未來政府除了要加強對本地食物安全的監管和抽查、減少有問題蔬菜流入本地市場外,長遠亦要就有機食品訂立法規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去年底在本港各區濕街市、地舖及有機商店,收集56個蔬菜樣本進行測試,包括羽衣甘藍,菜心、白菜三種蔬菜。結果顯示,56個樣本中有5個樣本的殘餘除害劑超出政府標準,包括1個羽衣甘藍樣本、3個菜心樣本及1個白菜樣本。(陳嘉慧攝)

浸大有機資源中心去年在全港各處收集了56個蔬菜樣本進行檢測,結果不但發現73%樣本含有殘餘除害劑,其中更有5款的殘餘量超出本港法定標準,共佔樣本總數約9%。這5款產自本地農場的樣本雖然有3款自稱為有機蔬菜,但其中一款菜心卻被驗出農藥「毒死蜱」殘餘量超標6.7倍,而另一款羽衣甘藍則驗出「啶蟲脒」超標6.6倍。中心總監黃煥忠指出,長期食用農藥超標蔬菜不單會影響神經系統,更有機會導致細胞癌變,而成人和小童分別食用1.5斤和0.3斤已經會超出每日最大攝取量。

現時食環署轄下的食物安全中心雖然設有食物監測計劃,但是次調查結果卻反映出當局抽查樣本或許不足。該計劃在2020年共檢測了26,100個蔬菜、水果及其製品樣本,當中僅有25個樣本未能通過檢測,比率不足0.1%,跟上述浸大檢測結果相比可算是九牛一毛。然而兩者結果差異甚大,除了可用調查樣本大小不一來解釋外,或許亦如黃煥忠所述,「內地蔬菜抵港須接受海關抽查⋯⋯反而本地監察不足,導致有農藥殘留的蔬菜流入市場」,而即使殘餘農藥或有機會是因受到附近農場污染,食安中心短期亦要加強對本地農場的抽查,找出問題源頭。

況且「有機」蔬菜本是市民賴以分辨食品質素認證,如今竟有部分自稱「有機」的蔬菜被發現含有超標殘餘農藥,反映政府實有必要加強相關規管,減少不良農場魚目混珠機會。過去立法會裡曾有過有機食物生產和銷售認證制度的討論,但政府卻認為由於本地有機食物業規模甚小,而有機蔬菜僅佔本港新鮮蔬菜總供應量不足0.3%,故沒有迫切需要其生產和銷售立法。

在現行法規中,《商品說明條例》雖然授權海關打擊售賣假冒有機食品行動,但執行上卻是漏洞處處。舉例來說,一些農戶及商戶可能選擇不參與屬於自願性質的有機認證計劃,他們售賣聲稱「有機」而未有展示認證標誌的食品時不一定表示所涉及產品是假冒的,而議員問及當局檢控有否遇到任何困難時,當局亦坦言「部分個案由於證據不足而未能進一步跟進」。長遠來看,為了保障本港的廣大消費者,政府必須要對有機食品作出嚴格法律釋義,並且完善相關法規以便海關和其他的相關部門執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