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協議料重啟 中東區內風險要慎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伊朗伊斯法罕省納坦茲(Natanz)的核設施電力網絡上周六(10日)出現故障。據以色列傳媒引述消息,是次攻擊或涉及該國情報部門摩薩德(Mossad),外界料其因伊朗逐漸與西方國家解凍而坐立不安。若然屬實,以色列冒進的破壞行動不但會令兩國的敵對關係升溫,亦會將影子戰爭推向熱戰邊緣,最終禍及中東地區脆弱的和平。

伊朗一所核設施的電力網絡早前出現大停電。事後以色列雖然並無公開承認責任,但官方同時亦無審查和限制當地的報道,反而更有以國媒體指明摩薩德對事件負有責任,而總理內塔尼亞胡同日亦指,該國與「伊朗、其代理人和其軍備的鬥爭是重大的任務」。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事後雖然誓言要對報復以色列的敵對行為,但也強調伊朗不會叫停核協議的對話工作,並暗指以色列的「懦夫行為將加強伊朗的談判地位」。

圖為伊朗總統辦公室發布的照片,相中總統魯哈尼(右二)4月10日參觀伊朗核成就展覽,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在旁解說。展覽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AP)

以色列對伊朗局勢感不安

以色列和伊朗現非交戰狀態,但兩國的影子戰爭自上世紀80年代已從未間斷。單是伊朗總統魯哈尼2013年上任以來,伊朗的核設施已非首次疑似受到以色列攻擊,而去年6月納坦茲也出現爆炸和大火。另外,伊朗的「核彈之父」法克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更在去年11月遭到暗殺身亡。而伊朗亦非省油的燈,儘管現時未有軍事實力與美國撐腰的以色列正面交鋒,但期內伊朗亦曾將後者無人架擊落,或默許其「強力部門」真主黨以暴力手段報復。兩國的新仇舊恨已累積到不知從何說起,熱戰的陰霾仍是揮之不去。

單就這次大停電來看,這或與伊朗上周的核協議談判息息相關。上周五(9日)伊朗與中、法、德、俄等六國代表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會議,並就重啟核協議交換意見。雖然單是一場會議固然難令各方釋除分歧,但會後各方亦同意續辦會談,總算是釋出正面信號。不過以色列卻對伊朗重新與國際社會接軌大感不安。

儘管以色列先後與約旦、埃及、阿聯酋等國解凍外交關係,使其上世紀遭阿拉伯國家圍剿的地緣威脅告一段落,但伊朗對以色列的敵意近年仍是有增無減,若然國際社會重啟核協議,並就此放寬經濟制裁,這對特拉維夫來說不但可讓伊朗繼續偷偷發展核武,同時其經濟回穩亦能支撐德黑蘭在黎巴嫩、伊拉克和敍利亞的勢力擴張,並在黎凡特地區形成潛在的「反以大聯盟」。故內塔尼亞胡欲先發制人,逐步將伊朗推向戰爭,不但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反錫安主義者」,同時亦可解決歷史懸疑未決的問題。

但在中東各國和平共處的目標下,重啟核協議即使會讓以色列如坐針氈,但亦是唯一避免局勢步向戰爭的唯一方法。對德黑蘭而言,核武不但只是軍事實力較遜的一方用來平衡勢力的籌碼,更是保住伊斯蘭革命後國家自主發展的武器。然而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意退出核協議後,伊朗重啟核武研究已令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坐立不安,一場軍備競賽如箭在弦。如今伊朗願意再度與國際社會對話,循序漸進重建互信,總好過低頭發展軍備靜候戰爭來臨。以色列若然因一時不安而再三挑起事端,只會破壞和平進程。對於在中東介入甚深的美國而言,總統拜登亦要有智慧能同時擺平與伊朗和以色列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