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問題不應阻礙迎難而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將於近日卸任回國,並於周一(21日)向在美華人發辭別信,提到當前中美關係正處在關鍵十字路口。

崔天凱2013年駐美至今已達八年,任期在中美建交以來十任大使中最長。其於辭別信中亦提及,「這是我外交生涯中最長的一次駐外任期,讓我經歷了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

中美關係向來非常重要,駐美大使曾出了一些赫赫有名的外交家,如李肇星和楊潔篪。而即將卸任的崔天凱,其任期八年中更經歷了中美關係的波濤翻騰,由「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到特朗普年代走向對抗的貿易戰,及至過去一年進一步交惡。

崔天凱:中美關係十字路口

正如崔天凱指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在關鍵十字路口,美國對華政策正經歷新一輪重構,面臨在對話合作和對抗衝突之間作出選」。毋庸諱言,即使接任的秦剛外交手腕高明,或者拜登政府的外交舵手長袖善舞,中美之間的結構矛盾也是不易化解的。但結構問題不應令人陷入悲觀主義。

恰恰半世紀前的夏天,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華,促成中美外交破冰。這段歷史至今回人載道,便說明了個人在歷史中的角色和作用並不易看輕。同樣在今天,中美關係交惡,但尚未差至外交關係破裂,誰能說得準兩國關係必然惡化?在其中影響着中美互動的人物,既有外交官、政治領袖,亦有商界代表、學術界精英等,隨時也可能促成溝通和諒解,從而帶來一些走向上的改變。

看待政治和社會大局,無疑需要有宏觀的眼光,找出結構問題。但除了對問題的研判之外,人也應該有迎難而上的決心,把握機會推動改變,這樣社會才能走向更好。不論是對中美關係,或是香港的社會局面,此道理其實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