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極端天氣必須未雨綢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河南鄭州的地鐵水浸事件駭人,全省因連場暴雨而至少33人死亡,8人失蹤;德國洪水亦已造成逾170人死亡,估計數百人失蹤。在全球暖化、極端天氣增加的時代,香港亦不容鬆懈。

隨着近來德國及河南暴雨成災,香港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再次受到關注。事實上,政府於2016年成立跨部門氣候變化督導委員會,其轄下的氣候變化基建工作小組「積極引進創新科技,以助提升基建設施應對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方面的能力」。另外,政府亦備有《天災應變計劃》,載列各部門的應變程序、如何協助有需要的災民等。但這是否代表足夠?

相信不少香港人仍歷歷在目的是2018年山竹襲港。山竹達十號風球級數,蹂躪多條鄉村,全港共458人受傷,多區塌樹造成的交通問題。風災後不少市民無法如常上班,林鄭政府因風後應變受嚴厲批評。

又如去年,颱風海高斯襲港,香港一度懸掛九號風球。海高斯颱風速度、威力迅速萬變,難以準確預測,香港天文台由發出一號風球至九號風球的時間僅為接近22小時,為歷來熱帶氣旋之中的第四短。當時政府也被認為沒有就颱風來襲展現應對。

檢討建議何時完成?

老土的說,天氣變幻莫測,計劃有時的確趕不上變化。就如鄭州日前一小時內降雨量達200毫米,相信也是原有計劃所難以計及的極端情況。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在分析的時候便指出,當地的暴雨受氣流、低空槽線等中尺度天氣系統影響,其範圍小而變化快,不到最後幾小時甚至幾分鐘也不知實際結果,是天氣預報中最棘手的情況。

既然如此,香港政府就更應未雨綢繆,嚴陣以待。政府在山竹事件後曾檢討應對超強颱風的工作,並展開「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下的沿岸災害研究及改善措施的制訂」可行性研究。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2019年底曾表示「整項研究工作預計需時約一年半」,惟至今未見結果。政府的行政程序多而緩慢,難免令人憂慮未雨綢繆的工作會否到暴雨發生的時候也未完成?